返回第121章 天台终成第一宗,祖庭国清天下闻  隋唐天字七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杨广走了他父亲杨坚的老路.

    他也来了一次政治联姻,他给自己挑选了一个贵人,那就是陈后主的六女陈稠。

    陈氏是货真价实,名正言顺的江南皇族。

    以此为契机,杨广大力提拔,原来陈朝的王室的本族或者边缘的亲属,进入隋朝的政治圈子。

    随着陈氏王族的大规模起用,政治力量决定了经济和文化的方向。

    江南的文化也在江北大地蓬勃发展,江南士庶,从心态上,逐渐消融了对隋朝的敌意和文化上的蔑视。

    毫无疑问,现在的隋朝,似乎已不只是北方豪族的隋朝,而是江南江北,我们的隋朝了。

    真正的南北混一,需要一个契机。

    那就是出身北方,但却一直治理南方的杨广,当他正式登基为帝,一身得兼南北之重,正式将江南纳入其政治和文化版图之内开始。

    这一点,杨广比他的父亲杨坚,要高明太多。

    但杨广一直留有一个遗憾。

    江南自南朝以来,一直盛行佛教,虽然佛都只是一个外来宗教,但和本土文化相融之后,却成长迅猛,对于民众,在思想和教化上,并不弱于传统的儒教。

    当时江南佛教的首领天台智者大师,虽然在名义上收了杨广做弟子,但却从未真心承认杨广及他所代表的隋朝正统。

    从前,杨广做为区区一个藩王,不能做更多,但今时不同往日,加上隋文帝杨坚晚年大力倡导佛教,佛教在南北的发展,已是一日千里。

    佛教,已具备成为一个独立的本土宗教的基础。

    杨广想建立一个全新的本土佛教流派,他或者有更大的野心,想将佛教彻底中国化。

    他的本宗天台宗,就是杨广的首选。

    当时,智者大师已经仙去,天台宗的新一代,出现了二个杰出的代表。

    一个是理论大师灌顶,他将智者大师的思想和言论,理论化,文字化,系统化,达到可以开宗立派的可能。

    另一个就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僧人智璪。

    他几次作为天台僧团的代表去拜见杨广,在《国清百录》中详细记载了杨广和天台智璪在宫禁之中的一次对话。

    从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杨广作为帝王,同时,他又作为佛教的普通信众,他说话的方式和语义。

    这是杨广和佛教僧众在皇宫禁苑之中,现存的唯一的实录。

    这也是一次“好,很好,非常好”的非常有意思的谈话实录。

    杨广召见天台僧团代表智璪的目的,是要为智者大师立碑。

    以下是杨广和智璪大师对话的实录。

    杨广以弟子自居,称智璪为师。

    杨广先是礼数周到,礼让智璪“师上座坐”。

    然后宾主坐定,作为当今的皇帝,杨广免不了,要摆下谱,他先让张衡开始提问,“师等是先师(智者大师)之寺僧,从和合不?相诤竞是非不?”

    智璪感受到皇帝的威权,因为这个问题已是直指天台僧众内部的深层事务。

    智璪内心震动,再不敢托大,他立即站起身来,准备恭敬回答。

    而这种级别的礼数,是世俗之间,对于皇权的臣服,已不是方外之人,超然的态度了。

    杨广见好就收,摆手让智璪坐下,语气平和地说:“师坐勿起。”

    智璪从刚开始的心绪摇动之中回过神来,他恢复了出家人的镇定。

    智璪不再推辞,然后才不紧不慢地回答杨广这个提问:“门人一众洒扫先师之寺,上下和如水乳,尽此一生奉国行道,不敢有竞是非,常以寒心战惧。”

    智璪不愧是天台僧众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句句切中杨广内心深处的渴望,这是杨广在智者大师身上,一直想望,但从未见过的配合和迎合。

    杨广心中大喜,连声说:”好,好,好。”

    杨广接着问道:“弟子(杨广)欲为先师造碑。”

    既然有碑,那碑文之上,当然需要描述智者大师的神迹。

    杨广问智璪,“先师有若为行状?”

    智璪的回答若有若无地展现出对杨广的尊重和奉迎,他说道:“先师从先以来,讫至无常,其间灵异非止一条,并是弟子灌顶记录,为行状一卷。”

    然后,智璪说出了画龙点睛一句,说道:“放在山内未敢看。”

    言下之意,这先师行状,还是要杨广启封,观阅以后才能定稿,这是智璪,或者说是天台宗对杨广皇权的认可。

    杨广听出了言下之意,他连忙说:“大好,大好,弟子正欲为先师立碑。”

    杨广得到了天台宗的承认,也赶忙和智璪拉近关系,想以同门情谊打动智璪。

    杨广接着又问了一个他所关心的问题,那是天台宗的寺约寺规问题,也可能是以后天台宗的宗法规条。

    智璪又一次非常得体,滴水不漏地回复了杨广的问话,“先师在世有十条制约,名系于寺,若身居别处则不同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寺约寺规的系统化和条例化,实际上体现了天台宗,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别处寺院的前面。

    这给了杨广明目张胆支持天台宗成为天下第一宗的信心和勇气。

    他对于江南佛教,或者说,对于江南文化的整合和融汇,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杨广心中欢喜无限,他对智璪连连点头表示认可,并且发自内心地说道:“大好,大好。”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