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7章 权力制衡二人转,庆则授首第一刀  隋唐天字七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朋党案后,苏威虽然受到很大的冲击,但他的政治生涯却并没有被判死刑。

    但随着杨素进入中枢权力层,关陇集团的力量明显在加强,隋初原来“四贵”,也随即进行了大洗牌。

    杨素和高颎已是并列的二大宰相,杨素将在这个集团之内,掠夺原来属于别人的权力。

    军政权力,主要的调整对象来自于原来军界的巨头。

    四贵之中的杨雄,是杨坚篡位之初,出力最大的功臣,并且他是杨坚的宗亲,一直重兵在握,朝野倾瞩。

    他首当其冲,杨坚让他虚居于司空的高位,却夺去其实际的军权。

    杨雄是个非常有决断的人,他立即闭门谢客,不再交往应酬朝中大臣。

    杨雄自此关起门来成一统,老老实实做了一世的太平司空。

    虞庆则也是文武兼备的四贵之一,与杨雄的退而可当田舍郎相比,他的下场就要凄惨太多。

    他遭到彻底的清除。

    毫无疑问,虞庆则在朝中久称四贵,又受高颎知遇之恩,在长期的执政生涯中,和高颎建立了深厚的公私情谊。

    而政坛新星杨素的入阁,带来了宰相集团内权力的重组。

    杨素和高颎,是新旧二大宰相,他们的对抗,先从杨素和虞庆则的斗争开始。

    杨素两平江南,功高盖世,但虞庆则在北方的大草原上,一样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他在沙钵略可汗内附隋朝的过程之中,大出风头,一是在礼仪上死死压制了沙钵略一头,二是完美完成任务之后,还顺便让摄图赠送了上千匹马,还顺走了沙钵略的妹妹做老婆。

    这是隋朝外交史上的大胜利,当虞庆则出使突厥时,杨坚信心不足,没有任何底气地交待虞庆则说:”我欲存立突厥,彼(沙钵略)送公(虞庆则)马,但取五三匹。“

    因而,虞庆则出将入相,位居中四个半宰相之尊,对于杨素,并不会产生高山仰视的崇敬,相反,文人自古相轻,武将也并不居后。

    虞庆则和杨素因为争功,就相互干上了。

    平陈之后,一统天下,边境无战事,自然到了论功行赏,自吹自擂的时候了。

    在一个宴会上,杨坚首先发话,”高颎平江南,虞庆则降突厥,可谓茂功矣。“

    杨素心中开始打算盘,江南之功,他无法直接和高颎争一日之长短,但他将杨坚抬出来,一是顺便拍个马屁,二是可以打击下竞争对手的气势。

    杨素加了一句意味学长的话,”皆由至尊威德所被。“

    虞庆则听出了杨素的弦外之意,看杨素此意,自己出生入死的功劳都不算什么。

    虞庆则展开了反击,他也回击了一句,“杨素前出兵武牢、硖石,若百至尊威德,亦无克理。”

    这直接打脸杨素,因为以上军功,杨素早已归入自己名下,已成定案,已经公告天下,厚赏将卒。

    杨素惹了一身躁,心中极大不爽。

    自此之后,杨素和虞庆则就开始了公开的斗争。

    这种斗争又牵涉到他们背后势力的角逐,杨坚需要作一个选择。

    事情的发展对虞庆则不利。

    起因是桂州人李贤的叛乱,这本来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叛乱,隋朝当世大将,请求率兵平叛的将领,如过江之鲫,无不踊跃请战。

    但杨坚一律没有允许,他将目光扫向了一个人。

    杨坚回头地虞庆则说:“位居宰相,爵乃上公,国家有贼,遂无行意,何也?”

    这句话中不爽的语意,已经非常明显而严重。

    这表明当时虞庆则在权力中枢已经被边缘化,但他自己仍然坚持死守,不肯退让。

    否则,以堂堂一国之宰相,四贵之一,根本不需要远隔万里,亲自挂帅,平定南方一介小寇。

    这是强令其出京,但虞庆则此去,却再无归期。

    这倒并不是叛乱之敌实力太强,这场叛乱,随便派一个将领,率领一支偏师,就足以荡平。

    事实上,叛乱被虞庆则轻松平定。

    然而,虞庆则却败于女人之手。

    他的一个爱妾,与虞庆则的小舅子赵什柱暗通勾搭上了,这于情于理于义,都不相容,一旦事发,恶果难以承受。

    他的小舅子显然对于虞庆则在朝廷的微妙地位心知肚明,他为了自保,也为了求取富贵,他决定挺而走险,想靠出卖虞庆则,达到自己飞黄腾达的目的。

    赵什柱似乎颇有谋略,也深通人性,他布了一个深远的局。

    他在虞庆则出发前,就在京城之中散布谣言,说虞庆则并不乐意此次出征,是被逼无奈才勉强出京的。

    这种想法是可能存在的。

    谣言传到杨坚的耳朵中,他选择相信。

    于是,杨坚在虞庆则出征前,杨坚就表现出自己的不满,有别于将军出征厚赏重奖的先例,杨坚的赏赐非常薄。

    大将出征,君臣就已生分离心,这并不是个好兆头。

    但更大的风浪还在后头。

    虞庆则三下五除二,就平定了叛乱,他的小舅子先奉命先行回朝,当面向杨坚详细述职复命。

    杨坚和他的小舅子,二个最希望,看到虞庆则一倒不起的人,似乎立即达成了某种共识。

    虞庆则的小舅子直接检举告发了她的姐夫,罪名是“谋反”。

    他向杨坚转述了虞庆则的原话。

    有一天,虞庆则在潭州临桂岭,远眺山川形势,一派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