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自古山东图侥幸,杨坚三招收尉迟  隋唐天字七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有一个现成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尉迟迥需要参加天元的葬礼。

    杨坚把选择权交给了尉迟迥,如果尉迟迥入朝,也许双方可以相安无事,共享荣华富贵。

    但作为一个政治家,杨坚从来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他还有第二个方案,就是直接从内部颠覆尉迟。

    杨坚想以一种快速、精准的斩首行动,代替大规模的征战。

    毕竟,尉迟迥是北周素著威名的老将,又占据地利人和,直接开战,杨坚也无必胜的把握。

    以最短的时间,花费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是杨坚的目标。

    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与尉迟迥开战,一旦陷入持久战,恐怕全国各地,人心思动,反对者会风起云涌,形势必然会不受控制。

    这将会让自己陷入长期,四面楚歌的境地,这是杨坚不可承受之重。

    杨坚显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但老天,需要在战争中让这个皇朝涅槃出生。

    因为,即使杨坚不动尉迟迥,尉迟迥也必须对杨坚动手。

    尉迟迥和杨坚,二雄相争,必有一战。

    身居要地,手握重兵,岂能由一个后辈阴谋家篡夺了皇权?

    尉迟迥仔细盘算了自己的胜算,至少有五成以上,这已经是非常巨大胜算了,足够值得以命一搏。

    既然杨坚都可以造反,他尉迟迥,岂能屈居杨坚之下?

    那就再热闹些,大家一起造反,看看最后花落谁家。

    造反是件大事,准备的再隐密,也有蛛丝马迹可以寻找。

    很早就有人知道尉迟要造反,其中有一个人恰好是杨坚的宗亲。

    当时杨尚希正在巡视山东,在回长安的途中,他收到了天元归天的噩耗,他和尉迟迥一同发丧。

    他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这让他只能连夜走小道,快马加鞭逃回长安,到天亮之时,尉迟迥才发现杨尚希不见了,尉迟迥想将他追回来,但已经后悔不及。

    尉迟迥失去了第一着先手。

    杨尚希向杨坚的报告和判断是,“蜀公(尉迟迥)哭不哀而视不安,将有他计(谋反)。吾不去,惧及于难。”

    他将这难得的第一手信息反馈给杨坚,为杨坚赢得少许布置的时间。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