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龙潜于渊终为用,一生风骨颜之仪  隋唐天字七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杨坚抓了一手好牌,但也有几个致命的弱点。

    他是个一流的牌手,也是一个卓越的赌徒。

    即使只有明面上的三张好牌,他就打出了亘古未有的记录,用时不到一年,就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隋朝。

    杨坚本人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得国最容易的开国君王。

    和所有的宫廷阴谋一样,天元一死,内廷秘不发丧,但权力的角逐暗流汹涌,瞬间达到顶峰。

    刘昉和郑译选定的人叫杨坚。

    他现在正在长安,他差点和这个机缘失之交臂。

    因为他一向被天元猜忌,为了避祸,他让老同学郑译给他谋了个外放的军职,天高皇帝远,去南方做扬州总管。

    但或者真的是天命有归,正当他准备动身之进,天元暴毙。

    他的机会来了。

    杨坚被火速而秘密地召进宫中,他听到了四个触目惊心的字:矫诏辅政。

    杨坚家族,累世是北周朝廷重臣,他老于政道,一眼就看清看透局势的关键。

    他当然知道,矫诏辅政,是一条彻底的,没有回头路的绝路。

    如果接受,只有二种可能的结果。

    一是家破人亡,株连九族。

    二是开创一个新的朝代,荣登帝位,在历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后代世世高山仰止。

    杨坚犹豫不决,他还没有做好准备。

    这次宫廷阴谋,他只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

    他自己深知自家事,他只有几个看似是优点,实则是弱点的强项,但面临的却是肉眼可见的巨大风险。

    杨坚在盘算,但他已经没有时间迟疑了。

    刘昉讲出了让他无可退缩,不能拒绝的十二个字:“公若为,速为之;不为,昉自为也。”

    这句话,刘昉讲得非常粗糙,无礼却有道理。

    目前北周的天下,就是掌握在殿内这几个人手里,他们等于是送个皇帝给杨坚做。

    杨坚没有选择的余地,他抬头。

    长安城中,晓色渐开,天台宫内,初霞万丈。

    这一刻,他其实已经等了很久。

    从他出生开始,就被认为是可能的未来之主。

    他能活到今天,可能真的萌萌之中有天意,王者不死。

    杨坚出生时,手上就有纹路成“王”字,他从小被抱养于尼姑庵,从庵中传出无数灵异之象,都昭示着这个男孩的不同凡响。

    周太祖宇文泰一见到杨坚,就惊为天人,说道:“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

    杨坚一直隐忍,深自晦匿,但金子总会发光。

    权臣宇文护独具慧眼,在杨坚初露锋芒后,想将他延入幕府,引为心腹。

    杨坚曾经向他父亲请教过,如何应对此事。

    杨忠给了他一个建议,“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

    杨坚虽然在仕途上错失了一次上升的机会,但相对那些被周武帝肃清的宇文护党羽,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

    但锥处囊中,到周武帝时期,杨坚已经无法掩饰他冲天的光芒。

    齐王宪对周武帝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普六茹坚(杨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愿早除之。”

    但武帝却信心满满地说:“(杨坚)止可为将耳。”

    齐王宪当世大才,武功盖世,连他对杨坚都如此忌惮,可见杨坚在上层圈子之中,已具备相当的人望了。

    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北周忠臣直臣王轨,那个一心为国,从不顾私的人。

    他也察觉到杨坚的威胁,他对周武帝说:“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杨)坚貌有反相。”

    王轨在反对立天元为皇太子失败之后,退而求其次,想清理掉所有对宇文皇权有威胁的人物。

    但周武帝却不以为然,他是历史上的名君,他也幻想自己的继承者周天元,对这个国家,也会有他一样的控制力。

    周武帝并没有诛杀杨坚,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他暗中还是派了一个叫赵昭的当世知名相士去给杨坚看面相。

    赵昭的回答让周武帝安下心来,他告诉武帝说:“(杨坚)止可为柱国耳。”

    但这是一句谎言。

    赵昭欺骗了武帝,他转头就对杨坚说:“公当为天下君,必大诛杀而后定。”

    赵昭给了周武帝信心,身为天下之主,他不可能杀掉每一个可能的危险人物。

    武帝回答王轨时,就微妙得多,他说道:“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

    显然,当王轨重提杨坚的反骨反相反意时,周武帝已经在考虑天命这个玄而又玄的问题。

    这不是周武帝的风格。

    他并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相反,他大力抑制佛教的发展,是历史上著名的“灭佛三武”之一。

    但他在这件事情之上,无意之中却用上天命二字,说明面对杨坚将成为天下之主的流言,他并非无动于衷。

    如果周武帝不是暴毙于北征突厥的途中,也许周武帝将主宰和改变杨坚的命运。

    齐王宪和王轨的顾忌,让周武帝对于杨坚下意识地存有压抑之意。

    这导致了杨坚虽然负有盛名,但他在北周的朝野军民之间,缺乏真正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