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71章 国崎登的选择  佣兵192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国崎登这种想法也可以理解,以前他对上的国军部队,其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也就那样,就没遇到过能够引起他重视如临大敌的对手。

    当然,那支传闻中造就了日军无数惨痛耻辱的中央党部教导总队除外。

    而且,即使是遇上了这支号称华夏军队中最精锐的部队,国崎登认为自己的第9旅团也有一战之力。

    但是,今天,今夜,在浦口这座小小的江边小镇前面,他居然遇上了对手,在猛攻了半天一夜后,对方居然还在顽强抵抗并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更让他恼怒的是,对面的部队大多数一看就是没什么战斗经验的新兵,在白天被他的几十发炮弹就打得差点崩溃的战场菜鸟。

    如果今天他在听闻后路被一支几百人的小部队袭扰后就仓皇撤退,那他国崎登和第9旅团就会成为第5师团乃至华中方面军最大的笑谈。

    何况现在浦口已经遥遥在望,而自己的部队也已经倾巢而出在全力攻击,岂是说撤就能撤的?

    浦口必须拿下,对面这些给自己造成了巨大损失和耻辱的华夏新兵必须消灭。

    要让他们看看,什么样的军队才配得上胜利者的荣耀。

    只是,国崎登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也不能就想当然置自己的后路于不顾。他还是抽调了刚撤下来修整的一个大队向后搜索警戒,以防万一。

    从军事常理上来说,国崎登的这个部署虽然谈不上有多高明,但也算得上中规中矩,没有什么错误。

    只是,他不知道在自己的后方,却是有着17师两个团,四千多几乎是武装到牙齿的西北老兵。

    他派出的一个已经损失小半的大队去探查搜索,无异于将一只羔羊送入了老虎嘴中。

    在赵长寿带领部队出发之前,陈万里和一众军官就对浦口之战进行了无数次推演和分析,制定了好几个战役方案。

    其中就有一个跟现在的战情相似,而且还是最有利于我军的战役进程。

    要知道,虽然陈万里有要将国崎支队吃掉的雄心,但在制定战役计划的时候却是谨小慎微,不敢过于冒险。

    比如对补充团的表现不敢过于乐观,对于17师的整体战斗力也不能过于高估。

    毕竟这些部队都是刚加入佣兵团不久,还不可能达到1团和2团那种已经具备睥睨天下的战力和气势。

    所以他的原来计划中,就是利用数十道防御阵地的纵深,给与鬼子巨大杀伤,然后在最后的几道阵地上跟鬼子决死拼杀,等战斗进入焦灼和白热化的时刻,17师再从后面给鬼子致命一击,让日军收尾不能相顾,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但就这,他也没奢望就凭着手上的这些部队就能将鬼子彻底歼灭。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鬼子确实是强悍,哪怕陷入绝境也会拼死抵抗和反击。

    自己手上也就一万出头的部队,如果急于反守为攻,损失巨大不说,还很可能会给了日军趁机反击的机会。

    陈万里的目的就是两个字:拖和磨。

    将鬼子前后路堵住,构筑好工事和阵地,还是以防守为主,等着你来攻。

    反正陈万里知道,也许天亮之前主力部队就能赶到,他只要能够将鬼子死死拖住就是胜利。

    你想想,以日军有限的渡江设施,能够一次性运过江多少物资?

    所以时间拖得越长,没有弹药物资补给的日军就越急,鬼子必然就会试图打破前后被夹击的不利情形。

    方法无外乎要么继续攻击浦口,要么掉头回去攻击17师。

    最好的情况就是日军分兵攻击两边,那可就正中了陈万里的下怀。

    浦口这边还好说,即使鬼子分兵,以补充团的现状,还缺乏主动攻击日军的能力,能动用的攻击力量也就17师一个团和江防大队,兵力上略显不足。

    但赵长寿的17师主力可是有着整整两个团的步兵,一个已经能够称得上精锐的侦察营,还有一个炮兵营。

    关键是,赵长寿手上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周文留在浦口的两辆三号突击战车。

    前文就提到,之前守紫金山的时候,周文就将两辆在汤水镇伏击战中立下大功的三突子转移到了浦口,现在就成了陈万里和赵长寿手上最犀利的大杀器。

    而现在,国崎登这种看似四平八稳的战术部署,却是犯了一个大错,让他最后陷入了万劫不复的绝境。

    因为他派出去搜索后路的那个大队,仅仅在半小时后,就发出了紧急求援的信号。

    其实都不用求援,国崎登看看远方夜空中闪烁的火光和激烈的枪炮声,就知道自己派出去的这个大队中了埋伏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大队救还是不救,要派出多少人去救?

    时间在飞速流逝,国崎登没有想到,就在这一瞬间,自己就陷入了一生中最艰难也是最纠结的选择。

    此时的他当然已经清楚了对方指挥官的意图,那就是要前后夹击自己这残余的五千余人。

    是的,你没看错,现在日军国崎支队经过白天黑夜的战斗,已经损失了三千余人。

    而且国崎登已经知道,自己派出一个大队去照看后路是过于托大了,也过于轻视了对方指挥官的决心和魄力。

    原来,除了那支中央党部教导总队外,还有这种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国军指挥官。

    他这时才醒悟过来,对方其实是用了下驷对上驷的策略,用以新兵为主的部队来拖住自己的主力,而真正有战力的部队则是用在了这个关键时候。

    但他现在还有什么办法呢?

    人家即使用的是下驷也生生让自己的部队折损近半陷入僵局,已经没有过多的选择了,只能回头去对付那支已经养精蓄锐多时的部队。

    因为只要看看前方阵地上那些依然在坚守不退的阵地和后面密密麻麻的堡垒群,他知道自己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攻下浦口了。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