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千零三十一章 老祖宗的风气  重生之乘风而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绢本画作为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可惜实物没了,现存的只有唐代摹本,因此世界公认的最早绢本是展子虔的《游春图》。
    
    不过随着一些考古发现,这个记录已经被改写,出土于湘省陈家大山楚墓中的战国时期《人物龙凤帛画》,成了现今最早的帛画。
    
    但是要不是陈家大山楚墓中特殊的环境,那幅帛画绝不可能保存这么久。
    
    修复室这本册子里的战国丝绢样本,多半也是这么来的。
    
    在八十倍放大镜下,丝绢的粗细和成色表露无疑,最终那名弟子翻到了一页,丝绢样本只约莫有两指宽,两寸长;五六年修复工程所得,故宫博物院宋晓同志送来,荣宝斋李瑞芹同志收进。”
    
    “除了过于整齐均匀,仿古绢的重量,经纬线粗细,密度,成色,与这个最接近了。”
    
    “和明代的再比较一下呢?”周至说道。
    
    弟子又向后翻了几页,相册上的画绢样本越来越大,最后翻到两张巴掌大的样本,标签卡上是:“明文徵明行书《奉天殿早朝诗轴》命绢,托绢,一九七九年修复所得,该样品为徐邦达同志修复时采得,左侧为命绢,裂缝经过修补,右侧为托绢,当为清代重裱,后学善识之。”
    
    周至看得不禁感慨:“这厚厚的一沓子,就能够看得出传承啊,了不得!”
    
    “宋明两代的丝绢除了成色,氧化程度,粗细和支数其实差不了多少。”徐邦达给周至介绍:“主要的原因却不是明代的丝织工艺没有进步,而是我们传统文化当中一道风气……”
    
    “追远慕古!”周至开心极了,合掌笑道:“老祖宗们好这一口,可省了我们多少事儿!”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