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 军机处的一天(2)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旭日东升,驱散了笼罩的黑暗,朝阳撒照大地,紫禁城泛起金光,那一片片琉璃瓦,显得是那般刺眼。
    武英殿。
    崇祯皇帝穿着那身天子团龙服,站在殿前,看着他缔造的军事中枢,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涉及军事改革,就没有快一说。
    大明的军改,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待到初期阶段的谋划部署,都能稳步的落实下来,强军才有可能缔造。
    “陛下,涉及到宣府镇、大同镇、宁夏镇的轮调空降,军机处已经明确下来。”王在晋神情憔悴,拿着一封奏疏,向崇祯皇帝禀明道:“这是第二批的名单,牵扯到的一应将校,军机处会同兵部皆已安排妥当……”
    “陛下,涉及到北直隶治下的撤卫部署,在朝中有司,地方有司的协同下,初期的整体筛选已经落实。”
    杨嗣昌紧随其后道:“被裁撤掉的那批卫所,牵扯到的军户转籍,登记造册等事,直隶赈灾行署正在加紧落实中,不过有些卫所,存在不少问题,涉事的卫所官已被传唤进京,等待着五军都督府的讯问……”
    走进武英殿,一种紧张的氛围,就蔓延在这座殿宇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崇祯皇帝特设起来的军机处,也在逐步扩编人手,继而更好的完成份内之事。
    时至今日。
    在大明的权力中枢,涉及军事层面的有司衙署,不止局限于一个兵部,还增添了军机处和五军都督府。
    其实站在更高的层面去看,就当前的大明,在军事领域的权力构架,可以说是非常混乱的。
    涉及的有司衙署职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间存在不少交汇,这于统治层面来说,是非常不稳定的。
    不过这恰恰是崇祯皇帝想要的。
    毕竟权力构架不混乱,想要掌控住绝对的军权,并按照自己的意志,逐步推动军事层面的谋改,其实是不现实的事情。
    “先前审议明确的那些决断,按照既定部署推进就行。”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看向殿内聚集的诸臣,“朕今日来军机处,是有几件事情要明确,诸卿要尽快拟定章程,与有司协同好,尽快落实下来才行。”
    王在晋、杨文岳、丁启睿、杨嗣昌他们,听闻天子所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说实话,他们现在的压力,真的很大。
    涉及九边整改之事。
    涉及辽地部署之事。
    涉及卫所裁撤之事。
    涉及军备换装之事。
    涉及都司重建之事。
    涉及军制调整之事。
    涉及平叛镇压之事……
    这一桩桩一件件,在当前混乱的朝局下,不是由军机处牵头,就是由军机处主导,一项项部署的落实,都要事无巨细的汇总起来,定期呈递到御前。
    朝中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原因很简单。
    猜不透崇祯皇帝的想法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于文官群体来讲,他们不怕遇到昏庸的君主,不怕遇到懒政的君主,他们怕的,是想要做事的君主。
    因为一旦遇到的话,就会出现很多事情,这样就会牵扯到很多,甚至会触碰到利益,到时就很难收场了。
    “第一件事情,就是皇家军事学院、大明陆军讲武堂、大明炮兵讲武堂、大明海军讲武堂,现有进修学员的规模,还是太少了。”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看向王在晋他们,“随着一些部署的明确,朕愈发觉得大明真正懂军事的将校规模,还是太少了。
    不够用,这就是现实。
    像辽地那边,随着辽西、辽南的先后收复,武烈军、平虏军、镇辽军的建制,已达到预定的规模。
    可是受九边整顿的影响,国朝先后抽调走数批将校,这固然能推动九边整顿的部署,可是对辽地的军队,也造成相应的影响。”
    “陛下,上述有司的扩编,不能再继续了。”
    杨文岳走上前,作揖行礼道:“现有进修的学员规模,已增建到2万余众,这批学员的耗费,就占据数十万两银子。
    如果继续扩编的话,那内阁必然会驳斥的,毕竟国朝需要用银子的地方,还是……”
    “既然内阁驳斥,就不必经内阁了。”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进修学员的规模,必须要扩建,否则现在所做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意义。
    趁着当前的局势,对国朝比较有利,尽快完成军改,就是朕要做的事情。
    一旦辽地或草原,出现任何的战乱,等待国朝的就会是战乱!
    进修学员的规模暂定4万众,所需一应钱粮,由内务府进行承担。
    同样,规模进行扩充,但是过去既定的标准,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你们军机处这边,要做好对上述学院、讲武堂的监察。
    朕不希望不学无术的废物,从这些地方出来,还被授予相应职官,这是对大明军队的亵渎,杨卿,此事就交由你主抓。”
    “臣…领旨。”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