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千五百八十九章 卫星  重生之乘风而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最近和基地打交道打得多,一些所谓的“商业机密”,周至也比较清楚了。

    长二捆火箭,也就是长征二号E型火箭,还有发射中心与之配套的二号发射台,本身就是为了替美国休斯公司发射卫星量身定制的。

    国家从这趟生意当中赚了几亿美元,这里边最大的费用其实应该是前期的设计生产费用,现在已经实现了盈利。

    工程制造就是那么一回事儿,同样的东西造得越多成本就越低,据周至所知在完成休斯公司的发射任务后,长二捆就陷入了“无单可接”的情况,国家也很快完成了航天系统的升级,长二捆被新型火箭所代替。

    所以按照正常的历史记忆,去年先失败后成功的那次发射,其实就是长二捆的最后一次发射。

    现在的长二捆在基地完成流程管理体系的全面升级后,质量有了长足的保证,从此再无发射任务,过几年变成文物,周至不由得感觉惋惜。

    而且周至没记错的话,上次爆炸的那颗卫星,是中国为巴铁发射的,那颗卫星好死不死,刚好是一颗通信卫星。

    还是那句话,工程制造就是那么一回事儿,同样的东西造得越多成本就越低,要是让李家委托国内进行设计生产,再通过长二捆发射……

    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给巴铁发射的那枚卫星肯定要重新设计制造,本身需要资金投入并且降低成本;长二捆已经成熟,当然也希望有更多的发射任务来赚钱;自己这边也的确有更多更好的卫星通信服务需求……李老二这个主意对于所有人来说,都相当于瞌睡时送来的枕头。

    惟一的问题就是卫星的质量和功效问题。

    不过周至是真不担心这一块,中国军工在别的方面可能尚属一般,那是因为在曾经的一段岁月里中断了研发,现在急需迎头赶上。

    可是航天技术却是国家在最困难时期都没有放弃的五大科技项目之一,这里边既包含了卫星技术,也包含了火箭技术。

    可以说是一直位居世界领先地位,基本不如何落后。

    唯一的问题就是缺钱,缺到没法将最新的科技产品投入到运用当中,就好像后世印度的光辉战机一样,只能在图纸上进行迭代。

    休斯公司给澳大利亚造星那是几千万美元一颗,加上发射费用上亿,但是周至觉得港岛李家委托国内设计并且发射的话,怎么着也要打个骨折。

    毕竟对于现在的长二捆来说,多发射一次就是净赚一次。

    卫星也是如此,能够将图纸落实成实物,就可以进行调试和实验,对于技术进步是有长足意义的,光画不练,最后可能真的就落后了。

    “听你这么一说,这事儿好像能成,但是也挺复杂哈?”李老三说道。

    “复杂肯定复杂。”周至说道:“光有硬件还不行,还要有配套的落地服务。”

    “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出钱,委托科学院进行设计,基地负责发射,再委托你哥的长江电信负责运营和接入国际卫星网络。”

    “具体的信道申请什么的都由他负责。”

    “那我现在就打电话。”李老三摸出了大哥大。

    “那我现在也打电话。”周至拿起了桌上的座机。

    大BOSS熬夜是常事儿,总工程师熬夜也是常事儿,两人也没管现在是大半夜了,直接拨了过去,居然还真就接通了。

    听闻港岛李家有意发射通信卫星,李维刚第一时间是不大相信,第二是奇怪为啥这么大的事情,消息居然是从周至这里传过来的。

    周至也只好说自己和李老三媳妇是表亲,这是最容易让外界理解的自己和李家的关系。

    因为长期使用卫星通信设备,周至现在对通信卫星也不是纯小白了,两人就这样交流起卫星的参数来。

    通信卫星其实可以理解成后世大家非常熟悉的基站,不过这个基站却是设置在太空当中,即用作无线电通信中继站的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通过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卫星与信地球站,卫星手机终端,航天器几者之间的通信。

    商用现代通信卫星分了许多种,周至需要的,是地球静止轨道多用途民用商业国际通信卫星。

    由于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大约能够覆盖40%的地球表面,因此在赤道上空等间隔分布的三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就可以实现除两极部分地区外的全球通信。

    从地面上看,卫星是挂在天上不动的,这就使地面接收站的工作方便多了,只需要将接收站的天线固定对准卫星,就可以昼夜不间断地进行通信。

    管理国际通信卫星网络的是一个世界性组织,叫做国际通信卫星组织,这个组织利用部署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上空的十五颗国际通信卫星,为遍布世界各地一百七十多个国家或地区提供电话、电传、电报、电视和数据传输等电信业务;并且出租卫星通信转发器信道,为部分国家建立国内卫星通信线路;还将为世界各国船只提供部分海上移动通信服务。

    通过李维刚科普,周至才知道就算卫星是自己的,想要接入国际卫星网络,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批手续,才能够获取接口。

    截止到85年,国际通信卫星已经完成了五次迭代,分出了六种不同功能,一共发射了三十五颗,除六颗因火箭和远地点发动机故障而发射失败外,其余而是九颗卫星均被送到了预定的静止轨道位置,满足了国际通信的要求。

    最新的一代卫星经过改进,利用空间波束隔离的方法,已经可以实现频率复用,通信转发器从十二个增加到二十个,通信容量增加了百分之五十,通信容量增加到1.5万路话路或四十路彩色电视的程度。

    在谈话的过程当中,周至就感觉李维刚话里话外好像是有些在试探自己,而且有些吞吞吐吐,让他感觉十分的困惑。

    “李总工啊,这事儿到底成不成啊?”周至干脆开门见山:“我怎么感觉你有些话没有说完呢?刚刚我们在讨论由国内设计和发射的可行性,你怎么老是给我介绍国外的卫星通信技术呢?”

    “呵呵呵呵,追赶并且赶超国际,也是我们航天人一贯的志向嘛!”李维刚想了一下:“你这电话打来得实在是有些巧了,让人不能不犯嘀咕。”

    “怎么巧了?”周至有点好奇。

    “这个不能说,再说就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