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八章 血勇  风起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执马鞭,跨骑着一匹纯白色的骏马,被一众甲骑簇拥着立于东山的高坡之上。 
    战场各处的景象在孙传庭的视野之中皆是一览无余。 
    清军的主将是多尔衮,孙传庭很清楚,多尔衮并非是什么庸将。 
    多尔衮一路从尸山血海之中杀将出来,带兵打仗的本事在整个建奴之中都能够排得上号。 
    公树台的作用多尔衮起初忽略,只是一叶障目的原因。 
    若是猛攻公树台,或许要不了多久多尔衮便能想通关窍,派兵占据公树台。 
    没有了公树台在手,到时候再面对着漫山遍野的清军连营,那就真的毫无办法了。 
    所以孙传庭下的军令是自东、西、南三面同时进攻,尽起全师之力,吸引建奴注意,同时将主攻的方向先行放在他所在的东面。 
    为此,他集结了军中大量的火炮在东面,为的便是让将清军的注意力都放在东面,而隐瞒其真实的战略意图。 
    “禀报督师,应旗完毕,各镇营兵皆以出阵,我部前锋已入战场,正仰面攻山!” 
    负责军令传达的副将从山下一路策马疾驰而来,向着孙传庭禀报着前方的战况。 
    孙传庭双手握缰,将马鞭和缰绳按在一起,他的目光越过了前来禀报军情的副将头顶,缓缓的自不远处巍峨的大青山上扫视而过。 
    南面,陈新甲麾下的前锋部队已经是进入了山道之中,开始向着清军在外围的营垒发起了进攻。 
    清军早有准备,各处皆在激战,无数的旌旗在各处摇动,乌泱泱的军卒浪一浪的向着清军的营垒拍击而去,恍若层层叠叠的浪潮一般。 
    而他麾下的部队,也已经是抵达了东面,先锋的部队已经在顺着山道开始攻寨。 
    炮兵的阵地已经架设了起来,轰隆的炮声在远方的山岭之间不断的回响。 
    巨大的喊杀声震耳欲聋,直冲云霄。 
    孙传庭收回了目光,低头俯视着前来禀报的副将,语气严厉道。 
    “大青山山势低缓,我一眼望去,便见有多处坡地能够攀登而上。” 
    “传令各镇,找寻坡地,从四面攀援而上,自四面开火,不比拘泥于只从山道进攻!” 
    清军的老营漫山遍野,山道狭长,建奴早有应对,强攻确实难以建功,清军应对从容不迫,他们以逸待劳,自然是做足了准备。 
    前不久陈新甲已经试过了强攻各处营垒,塘报和情况孙传庭都已了解。 
    只从山道进攻,只怕是付出巨大的代价,也攻不破几座营垒,甚至给不了清军多少的压力。 
    东面必须要最先获取突破,才能将清军的注意力引动而来,达成战略的目的,来隐瞒南方真正的主攻。 
    “再传令给曹变蛟。” 
    孙传庭神色阴沉,他紧咬着牙关,冷声道。 
    “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在日落之前给我攻下东山外围的两座建奴营垒。” 
    “记住,我说的话是,‘不惜一切代价!’” 
    “此战之后,他损失了多少的甲胄,折了多少的兵器,战死了多少的兵丁,我全都补给他双倍!” 
    南面真正的主攻被孙传庭全部寄托于陈望带领的汉中军身上。 
    但是东面作为掩护目的的主攻也同样重要,两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诸镇之中,唯有曹变蛟能够胜任。 
    东山前线的各镇营兵,不乏善战悍勇之将,但是诸镇之中,最勇者还是当属曹变蛟。 
    青山关之役,真正的关键,实际上掌握在陈望和曹变蛟两人之手。 
    孙传庭紧握着马鞭,严厉的声音在众人的耳畔响起。 
    “鼓声不止,攻势不缓,无令而逃亡退兵者,无论官职品级,皆立斩不赦!” 
    “传尚方剑于三军,举我旗牌于阵前,晓谕各镇,敢不从者,皆以谋逆论处!” 
    孙传庭目光森然,令人心悸的杀意在他的眼眸之中流转。 
    “百姓受难,国家大耻,尽忠报国,就在今日!” 
    “此战若败,三军同罪,罚从本督起始!” 
    “此战得胜,三军齐嘉,上至营将,下至兵丁,本督亲往殿前,为诸镇请功!” 
    “谨遵督抚将令!!” 
    四下军将皆是垂首低头,齐声应命。 
    大量的传令兵飞驰出阵,向着另外两阵飞驰而去。 
    军令传达,三面明军大阵气势皆是为之高涨。 
    陈国威前车之鉴在前,尚方剑在后,孙传庭的决心已经是让所有人都明白。 
    数月以来,孙传庭总督各镇勤王兵马,有功者赏,有过者罚,从无偏信之举,赏罚分明,威严有度。 
    各镇兵马在这两个月皆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