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章 陷阱  风起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列阵,迎敌!”
    
    万民军主力大阵之前,李际遇横刀立马,沉着冷静的指挥着军阵之中的军兵。
    
    “嚯!”
    
    闻听军令,一众军士皆是呼喝响应。
    
    一面面盾牌竖起,一支支长枪放下,霎时间便在大阵之前形成了一片森森枪林。
    
    万民军的中军,护卫着李岩的部队,自然是万民军之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他们都是万民军中的甲士。
    
    他们大多都是从杞县起始便跟随着李岩一起南征北战,转战千里之地,长经训练,久习战阵。
    
    流寇大致将部众分为四等,从上至下依次为:精骑、马兵、步队、饥兵。
    
    在流寇的部队之中,精骑就是部队之中的精锐,马兵则是老卒。
    
    步队和饥兵只不过是消耗品和炮灰罢了,他们的生活并不重要,因此也不会特意对其进行多少的训练。
    
    但是在万民军之中,划分却并不是这样来划分的。
    
    万民军中将普通的军兵划分为四类,甲士、兵士、力士、新卒。
    
    刚刚入伍的新兵被统一称之为新卒。
    
    现在的万民军中新卒的比例占比最大,有二十余万人都是新卒,超过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而力士的标准,则是经过了两个月以上的训练,并且经历过了起码一场的大战或是几场小规模的战役,便可以晋升为力士。
    
    兵士的划分比起力士要严格许多,从力士晋升为兵士,起码需要半年以上的行伍经验,经历数场战役。
    
    最后一等的甲士,顾名思义,指的是带甲之士。
    
    万民军的甲士,全都无一例外有着穿戴盔甲的权利。
    
    所有的甲士都是从兵士之中甄选,优先选取身强体壮,技艺上等,战功卓越的兵士,为其配备盔甲兵刃。
    
    在万民军中,同样也有关于技艺的考核。
    
    原本因为受限于盔甲数量的原因,能够成为万民军甲士,无一不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在最初的时候,李岩领兵在杞县起义之时,只有百十来人有甲。
    
    如今万民军中,甲士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万人的规模。
    
    这个数量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却是符合实际。
    
    万民军能够有上万套盔甲,这还要感谢河南省内的一众军镇,担任“运输队长”的职务。
    
    这其中做出最大的贡献的,自然是河南巡抚李仙风这个头号运输大队长。
    
    在前期的数次进剿之中,李岩连败河南兵马,缴获了不少的盔甲兵仗,就此一点一点的强大了起来,盔甲存有量也多了起来。
    
    当然,在那个时候也只是到达千领左右,刚刚过千。
    
    而后在攻陷登封,大会诸将之后,甲士膨胀到了两千人。
    
    之后一次的膨胀便是在进入洛阳之时。
    
    罗泰和刘见义两人投降,直接加入了万民军中。
    
    河南总兵王绍禹被乱兵所杀,余众逃散一些,但是大部分也加入了李岩的麾下。
    
    纸面上这三营一共有七千人,但是实际上只有四千人出头,缺额了差不多半数。
    
    罗泰、刘见义、王绍禹三营虽然是内地的营镇,但是因为河南的战事,也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因此拥有不少的甲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