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三章:河南  风起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李岩此贼,不同于其他诸贼。”
    
    杨嗣昌的神色凝重,无论是曾经的流寇盟主王嘉胤、还是后面接任的王自用、高迎祥,亦或是张献忠、罗汝才等寇首。
    
    他们或是驿员、或是兵丁、或是将校、或是商贾和地主,身份地位有高有低。
    
    但是他们却全都没有办法和李岩相比。
    
    杞县李氏是官宦之家,其宗族在当地广有声望,因此在李岩反叛之后,得以迅速的起势。
    
    而后李岩所做出的动作,也更是印证了他的不凡。
    
    虽然没有明言,但是杨嗣昌此时的心中已经是计划让陈望领兵北上,前去河南省内平定动乱。
    
    如今三边局势复杂,李自成突然西进,三边兵马在郑崇俭的带领之下一路追击,正与其纠缠不休。
    
    西南诸省的兵马因为张献忠的原因也是疲于奔命,英、霍山区的革左五营牵制了东南诸省的兵马。
    
    而在北方建奴近来又蠢蠢欲动,蒙古诸部也并不安稳,北国诸镇的兵马自然全都不能调动。
    
    河南虽然地处中央之地,紧邻诸镇,但是一时间却没有办法抽出多余的兵力去驰援。
    
    现在距离河南最近的一支还有战力的部队,只剩下了陈望麾下的汉中镇兵。
    
    陈望明白了杨嗣昌想要委任他北上平叛的意愿,当下神色凝重,做倾听状,恭敬道。
    
    “还请阁部示下。”
    
    杨嗣昌看到陈望凝神静气,正襟危坐,一副虚心听教的态度,心中更是看好。
    
    “李岩出身官宦之家,饱读诗书,引动之祸比起昔日闯王高迎祥更烈数倍。”
    
    流寇四处劫掠,不事生产,到处烧杀,只顾眼前,不顾将来。”
    
    但是李岩走的却不是其他流寇所走的同一条道路。
    
    “李岩在河南大肆放粮,邀买人心,又做歌谣传唱四方宣传其名,河南饥民如大旱之望云霓,甚至惟恐李岩不至。”
    
    李岩打破州县,占据城池,收留饥民,开仓而赈饥民,收买人心。
    
    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民变之势恍若燎原之火。
    
    李岩编唱童谣,让小儿到处传唱,又将派人伪装成商贾、旅人、流民将传言传向四方。
    
    世人将李岩尊称为李公子,将李岩麾下的兵马认做是仁义之师,救济万民之军。
    
    李岩也因此将麾下的军队直接称之为万民军。
    
    如今万民军之名,已经是传遍了河南九府之地。
    
    “李岩将麾下军队编为五营,一曰标营,有八千余众,尽皆骑军,另为前、后、左、右四营,各有万众。”
    
    “不同于流寇之混乱,李岩麾下部众训练有素,练金鼓、队列,军中职衔皆与九边营镇相同。”
    
    杨嗣昌神色凝重,从河南送来的情报,让他难以舒展开眉宇。
    
    “万民军号令严肃,攻破登封,竟秋毫无犯。”
    
    陈望双目微眯,听到这里,哪怕是他也不免有些动容。
    
    秋毫无犯,这四个字的分量有多么的沉重,陈望自己领兵再清楚不过。
    
    窥一斑而知全豹,仅凭这一点,便可以知晓李岩的统兵能力到底有多么强悍。
    
    谈起河南的乱局,杨嗣昌的心中的阴霾更甚。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