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仁宗篇3 欧阳大家  汉世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当时,还在政法大学堂进修学习的欧阳修,很「幸运」地上了皇城司的重点观察名单,并由此进入世宗皇帝视野。也就是世宗皇帝没有计较,并在后来巡视大学堂的过程中,特地召见过他,方才真正安全。
    
    进入正统时期后,欧阳修曾一度官至内阁学士、知制诰,长期待在朝廷中枢。而不管从政治上,还是文学上,他都极易让人想起一个人,开宝、雍熙名臣:王禹偁。
    
    忠直敢谏,是他们共同的特征,而在诗文上,欧阳修更是延续着王柳遗风(王禹偁与柳开),并深入发扬,到不惑之年,正式成为大汉帝国在诗文革新运动上的领袖级人物,并且再度在帝国文坛发动了一场「古文运动」。
    
    欧阳修对西昆派的浮靡俗丽,是十分蔑视与不满的,就像看不惯君王失策、权贵腐败一般,当然,在个性上,并不如王禹偁那般过于刚烈,这也助其盛名。
    
    即便如此,因进谏而遭贬,对欧阳修来说,也是一件寻常的事情。前者遭贬房州,几与范仲淹同步,只因为当时上表,为其说话,并暗指尚书令李昭贤因私废公、掀起党争。
    
    结果被贬,一点也不意外,当时为范仲淹说话的人并不少,但以欧阳修言辞最为犀利,并且直指「核心」。
    
    此番,范仲淹回京的消息传开后,欧阳修便动了心思,几经犹豫之后,终还是冒着擅离职守的风险,特地赶来襄阳,希望能见上范仲淹一面。
    
    二者见面之后,并没有过多言语,范仲淹首先就表态,为声名影响所累,若是旁人,他绝不敢私会,但欧阳永叔值得,他也相信,欧阳修绝无逢迎之心思。
    
    念及欧阳修之诗文大才,范仲淹见猎心喜,主动问新作,对此,欧阳修感佩地说,范公一篇《岳阳楼记》,名扬天下,在此雄文面前,他不敢提笔。
    
    就在湖北期间,同科好友滕宗谅治岳州卓有成效,政通人和,官民称道,范仲淹闻之,亲往巡视,在登楼一览盛景之后,还是写下了一篇有所出入、但核心主旨不变的《岳阳楼记》。
    
    而此文一出,瞩目天下,莫说天下士人大受鼓舞,热血沸腾,就是朝野之间,仁人志士、君王大臣,也有很多人为其所感动。皇帝召其还京,也未尝没有这篇文章的功劳。
    
    前前后后,范仲淹与欧阳修只对话了小一刻钟,而欧阳修的来意,也很明确,他带来了一酒坛,坛里装的不是酒,是一碗清水。
    
    对饮之后,欧阳修真诚而郑重地表示,他心知,范公此番回京,必是要做一番大事的,也必历经一番艰难,感其志,服其诚,特地为其壮行。
    
    言罢再拜,欧阳修也不逗留,带着一名随从,跃马扬鞭,西归房州而去。
    
    显然,如欧阳修者,对范仲淹之行,也给寄予了大量期望,而海内之中,存此期望者,不知凡己,这让范仲淹
    
    大感沉重......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免费阅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