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9章 太宰计然归养  重生之吴霸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请大王即帝位,改朝换代,位临天子之位!”
    朝堂之上,绝大多数的大臣都跪了下来,一副阿谀奉承的模样,请庆忌君临天下。
    然而,像是孙武、范蠡、伍子胥、田穰苴、孔丘等老臣,却还是有些迟疑的。
    这倒不是他们心存周室,认为周德虽衰,吴国还不能窃居神器。
    即便是像孔丘这样,早年一直鼓吹恢复周礼的圣贤,这个时候也认为周天子就是一个摆设,周王室合该灭亡了。
    他们究竟有什么迟疑的地方?
    庆忌心知肚明。
    “大王,臣以为不妥。”
    太宰计然硬着头皮出列道:“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过去,帝与王都是天下至尊之名号。”
    “周天子册封诸侯,有公、侯、伯、子四等爵位,今周室衰落,不复存在,所以列国尽皆称王。”
    “大王若称帝,则天下不臣之国,势必纷纷效彷,一一称帝。”
    “若是如此,‘帝’之名号就并非尊贵,也不是至高无上。”
    “请大王明鉴!”
    计然说的没错。
    庆忌要是称帝,列国都会跟着称帝。
    这样一来,“帝”之名号就会烂大街,被白白糟蹋了。
    设使天下无孤,不知将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庆忌这才暂时打消了称帝的念头。
    “称帝之事,日后再议。”
    庆忌摆了摆手道:“此生,寡人若不能扫灭列国,一统华夏,就当不得‘帝’之名号!”
    “大王圣明!”
    群臣山呼道。
    ……
    下了大朝会之后,庆忌又回到了滋德殿,处理日常政务。
    就跟以往一般,太子恒把自己处理过的国家大事,以奏章的形式交给庆忌阅览,看看有无遗漏。
    “父王,儿臣听闻赵无恤已经率领残部前往代地,复立了赵国之社稷。”
    太子恒皱着眉头道:“趁着赵无恤势力尚弱,儿臣以为,应立即派兵灭了赵无恤,把代地划入到我大吴治下。”
    对于赵无恤的事情,庆忌已经有所耳闻。
    之前,在吴军兵不血刃的夺下晋阳城,赵鞅自尽的时候,赵无恤就带着几千人的赵国大臣以及士卒逃亡中山国。
    当时,由于庆忌要应对声势浩大的五国联军,所以并没有第一时间剿灭赵无恤,也不想树敌于中山国。
    现在一个不慎,没想到还是让赵无恤逃回了代地,还复立了赵国的江山社稷。
    庆忌澹澹的笑道:“赵国?那是代国。赵无恤无法对我大吴构成威胁,先随他去吧。”
    “诺。”
    庆忌并不会承认赵无恤所立的代国,是赵国的。
    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好比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蜀汉,自己称“大汉”,世人以及后人都称之为“蜀国”。
    这不过是赵无恤往自己脸上贴金而已。
    代国位于代地,过去是戎狄居住的地方,不会被中原列国所承认。
    就跟之前中原列国排斥中山国、秦国一般,赵无恤所立的代国,也会遭到列国的排斥,不承认代国是华夏国家。
    华夷之别,还是深入人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王,太宰计然求见。”
    “让他进来。”
    “诺!”
    不多时,计然就拿着一道奏章,缓缓的进入了滋德殿当中,朝着庆忌大礼参拜。
    “臣计然,参见大王,大王万年!”
    “计然,不必多礼。请起。”
    “谢大王!”
    计然站起了身,就让太子恒将自己的奏章递上去,给庆忌阅览。
    “计然,你……”
    “大王,臣年事已高,精力有限,不胜繁举。”
    计然叹气道:“还请大王恩准,允许臣辞官归养。”
    “……”
    庆忌陷入了沉思。
    计然作为太宰,是吴国的群臣之首,负责为庆忌操持国政,立下了无数的功劳,政绩斐然。
    他辅左了庆忌多年,担任了吴国太宰二十余年,绝对是劳苦功高的。
    昔日季札卸任太宰之位,出于发展民生的考虑,庆忌大胆采用了推崇“无为而治”的计然担任太宰,算是人尽其才了。
    计然也没有让庆忌失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