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一章:深意  风起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我已经听说了,你做的很好。”
    
    杨嗣昌欣慰的看着陈望,感慨道。
    
    祖大弼骄横跋扈,对于进剿毫不上心,不听管束。
    
    左良玉心思深沉,常存保存实力之心,拥兵自重。
    
    曹变蛟虽勇,但是麾下军兵有限,只可以为将,却不能为帅。
    
    其余营将战力孱弱,少有精锐,根本不堪大用。
    
    只有陈望勤于王事、有勇有谋,有大局的观念,也知道进退。
    
    而且最为难得的是确实是忠心耿耿,对于他的命令从来都是坚决的执行。
    
    自南下进剿以来,诸镇进剿乏力,功绩罕见,甚至于多次损兵折将,丢城失地。
    
    唯有陈望连战取胜,一直以来都是稳如泰山。
    
    白土关大破流寇,阵斩小秦王白贵,郧阳北山围杀常国安,郧阳南地迫降王国宁,仅以一镇之力便平定了郧阳的乱局。
    
    念及至此,杨嗣昌心中对于陈望最后的些许芥蒂也就此而消失。
    
    杨嗣昌心中感慨,无声叹息。
    
    若是国朝之中,诸如陈望这样一心为国,才能过人的武臣能够再多一些,这天下局势何至于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嗣昌心智过人,能够取信于崇祯,一路平步青云,位极人臣自然不是什么庸人。
    
    但是杨嗣昌毕竟也还是人,并非是全知全能的神仙,受着勤王之时的印象的影响,他并没有对于陈望起丝毫的疑心。
    
    陈望低头垂目,目视着脚下的地面,将姿态放的很低,请言道。
    
    “阁部此前有言,郧阳诸贼降而复叛,罪大恶极,不可轻恕。”
    
    “王国宁困守于山岭之间做困兽之斗,若是强攻必然旷日持久,损失颇重,所以末将思虑良久选择了加以劝降,还请阁部见谅。”
    
    杨嗣昌眼神微动,看着陈望,在心中对于陈望的评价又拔高了数分。
    
    他确实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这一番话是他在襄阳誓师之时通晓全军的号令,却不想陈望竟然真的记在心中。
    
    左良玉、祖大弼还有一众将校却都是没有一人记得,他们大肆的收纳降兵,将他的命令视若无睹。
    
    两相比较之下,陈望的行为无疑是让杨嗣昌对其的观感极好。
    
    杨嗣昌虽然久在中央,但是自然对于地方收纳降兵之类的潜规则也是略知一二,因此一直都是睁一眼闭一眼。
    
    “王国宁此前降而复叛,按理来说确实应当严惩。”
    
    杨嗣昌轻轻一抬手,和颜悦色道。
    
    “事出有因,此种情况之下招降确实是最佳的方式。”
    
    “不过流寇狡诈,招降之后必然要妥善安置,汝、献二贼便是因为安置不当,以至于降而复叛。”
    
    谈起张献忠和罗汝才,杨嗣昌的神情不由的又难看了几分,语气也随之而低沉了许多,旋即嘱咐道。
    
    陈望眼神未动,仍然看着地面,杨嗣昌的话语清晰的传入了他的耳中,沉声回道。
    
    “阁部所言,末将定然铭记在心。”
    
    陈望很清楚,自己的这一步棋是走对了,杨嗣昌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加深了自己在杨嗣昌那里忠诚体国的形象。
    
    “王国宁投降后,虽仍然统领麾下部署,但是末将将其麾下军队将校大半替换,又将王国宁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