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五章 事起  初唐峥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太医署。
    “既然如此,均随某离京。”李善温和的看着下面的学生,“日后考核毕业,设馆、授课再或从军均可,再不济于某门下。”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二十多个学生起身躬身行礼,这是第二批学生了。
    第一批学员被李善塞到长安各个医馆,虽然练手的机会不多,但也展示了对外伤卓越的快速处理能力,所以第二批学员中只有部分是朱八等人在乡野间召集的农家子,其余的都是主动来求学的。
    其中还有几个识字的,李善很是重视,心想回头如果有机会,解剖尸体……说不定过些年,这几个还能做个阑尾炎手术呢。
    来到太医署三个多月了,李善基本上每日授课,辛苦的很……毕竟很多农家子那是左右都不分的。
    不过也有不少好处,比如李善虚心求教,从其他医者手里弄来了止血的药方……虽然李善有点不太敢用,毕竟体系都不同,但试验几次,至少效果还不错,也没发生感染。
    另外太医署的药园也渐渐恢复,李善已经订了一批草药,让药科炮制,准备一并带走。
    脑子里正在转着,李善偏头看见门外一人,笑着出门道:“此番多谢光大兄,”
    窦诞指了指身后随从手里的箱子,“这一批锋锐不比怀仁手中那一套。”
    “那也要多谢光大兄,将作监那边小弟可说不上话。”
    李善不以为意,之前他在山东使用的那套手术器械是大匠专门打制的,极为锋利……这回一次要了三十套,自然不可能每套都是精品。
    “真的要外放?”窦诞叹了口气,“总不会是因为罗艺那厮吧?”
    罗艺在长安嚣张跋扈的程度让人瞠目结舌,就连窦诞这等外戚都看不下去,他还以为李善自请外放是因为和罗艺结怨。
    李善随口应付几句,请窦诞去东山酒楼搓了一顿,然后拎着刚刚送来装着冰块的箱子去了皇城。
    “怀仁?”
    鬼鬼祟祟探头探脑的李善回头看了眼,拱手道:“世叔……呃……”
    “无需如此。”宇文士及忍笑道:“崔舍人适才去了吏部。”
    李善在吏部赴试科考,知道吏部在最南侧,距离中书省不近,这才松了口气,笑着从箱子里掏出几块冰递过去,“世叔拿去凉快凉快。”
    宇文士及啧啧道:“你倒是学识驳杂……若无如今名望,此等秘技,惹人眼红。”
    李善嘿嘿笑了笑,寒暄几句后加快脚步进了太极宫……若不是如今有些分量,又是送入宫中供给圣人,自己还真不敢折腾出来呢。
    玉壶春一事,已经给李善提过醒了。
    “怀仁来了!”花园凉亭处的李渊招招手,转头吩咐几句,立即几碗绿豆汤端了上来。
    几个宫人接过箱子,熟练的开始磨冰……李善行了一礼,“侄儿拜见伯父。”
    刚直起身,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抱住了李善的大腿,看模样想往上爬。
    “哈哈,十一郎虽然年少,但性情冷淡,倒是和怀仁投契。”李渊大笑着看向一旁的宫装妇人,“十一郎平日与你也无此亲密呢。”
    “陛下说的是。”宫装妇人抿嘴一笑,看着儿子乖乖的靠在李善的肩头,扭着身子去抓手边的发簪。
    李善侧过身子,脑袋不敢乱动,就怕发簪撞在孩子身上。
    这个小男孩是李渊的第十一子李元嘉,武德二年出生……呃,李渊这方面有点过,真的有点过。
    武德元年,李渊登基为帝,那一年他已经五十二岁了,在这个时代能算老头了!
    但是登基之后,李渊立即广纳后宫,耕耘极勤,武德二年……七个儿子,六个女儿!
    而这些子女中,最得李渊宠爱的就是第十一子李元嘉,先封宋王,后封徐王,其母就是宇文士及的妹妹宇文昭仪。
    李善这个人因为前世的经历,不太懂如何媚上,马周这方面比较擅长……只送冰那是不够的,你需要和皇室加深联系,既然如今不能和夺嫡的几个皇子以及平阳公主来往,那么宇文士及的外甥是个可以突破的目标……反正你和宇文士及关系本来就不错。
    所以,偶尔一次在花园中撞见了这位徐王,李善施展浑身解数……今天送只毽子,明儿编个花环,过几天折个纸青蛙。
    “待得十一郎略长几岁,怀仁可愿为师,授其经义诗赋。”李渊抿着冰沙绿豆,笑道:“十一郎虽然年幼,但聪慧无双。”
    李善拍着胸脯答应,心里有些好笑……怎么都想拜我为师!
    不过肩头的这孩子是真的聪慧还是假聪明,还真不好说呢……因为李善前几天玩游戏,教孩子左右互搏术,徐王还真的能左手划圆,右手划方。
    今天李渊的心情显然很好,笑着问:“怀仁今日入宫,可是选好了?”
    “前日赴吏部选试,得知河东解县出缺。”
    李渊想了想,“解县……乃河东柳氏祖居,不过百年来柳氏四散,倒是个好去处。”
    “也是上县。”李善行礼道:“还要多谢伯父关照,否则杨公如何肯让小侄赴此重任。”
    “怀仁之能,一县之地,只嫌太窄。”
    李善看着李渊脸上的笑意,想了想凑趣问道:“今日伯父有喜事?”
    “未有喜事,只是……”李渊忍不住笑道:“高满政遣其子入朝,今日下诏,授朔州总管,爵封荣国公。”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