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1章 未雨绸缪  风起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很多时候对于违反军律的军兵,动辄便是斩刑,肉刑。 
    陈望依据实际的情况修改了许多,大部分的肉刑都被换成了鞭刑、棍刑,削鼻、穿箭游行这些酷刑肉刑基本都已经是废除了。 
    这些肉刑其实很多时候不仅起不到威慑的作用,反而还会起到反作用,使得营内军兵更加离心离德。 
    但是死刑和斩刑,却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 
    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式和热武器时代的作战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两面。 
    死刑、斩刑在冷兵器的时代是必须要有的,绝不能心慈手软半分。 
    陈望治军自然不是以威治军,当初在定军山的时候他就在军中设置了督导处,在各部各司各局之中设皆军法官,分管军法宣讲。 
    军法官的则任不仅仅是在于约束军法,更主要的其实是宣讲。 
    这个时代的很多军队之中,普通的军兵很多时候被将校视为奴仆,随意辱骂、鞭打、驱使, 
    而这些情况在汉中军内是完全禁止,一旦发现便是严惩不贷,从重处罚。 
    从一开始建军的时候,陈望便是按照戚继光的练兵法选兵,军律也是向着戚军靠齐,自然也不会遗漏了军中的关系。 
    “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孙传庭眼神微动,这句话他记得,是出自《三国志》中吴志的周鲂传中。 
    不过他没有在这句话上纠结过多,而是将注意力转到了陈望的最后一句话。 
    “精兵、强军,有何区别?” 
    陈望心思转动,沉吟了片刻之后,回答道。 
    “精兵,顾名思义,指的是精锐之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力卓越是为精兵。” 
    “白杆兵、九边精骑、两广狼兵皆在此列。” 
    孙传庭微微颔首,陈望所说的这些军兵确实可以称得上是精兵。 
    白杆兵公认的精兵。 
    白杆兵一直以来战功赫赫,先后参与平播、平奢、援辽、抗清、勤王、剿匪诸役。 
    九边的精骑说的再清楚一点就是各将校麾下的家丁私兵。 
    两广狼兵就是广东、广西两地的俍兵。 
    “狼兵”一词实际属于音转,其原本称为“俍兵”。 
    两广的狼兵和白杆兵一样都是土司兵,战力不俗,每岁地方有警,则听调征剿。 
    不过比起白杆兵来说,两广的狼兵要难以约束的多,时常会做出烧杀抢掠之事。 
    “浙兵不算精兵吗?” 
    孙传庭眉毛微挑,疑惑道。 
    “算。” 
    陈望点了点头。 
    “浑河之战的浙兵是精兵。” 
    “但是戚武毅麾下的浙兵却是属于强军之例,所以末将没有将在提精兵的时候提到浙兵。” 
    戚武毅便是戚继光,死后谥为武毅,因此人称戚武毅。 
    孙传庭没有意外,陈望选兵练兵多用的戚继光的办法这并非是什么隐秘,自然是会将其列在强军之例。 
    “这强军和精兵有什么区别。” 
    陈望缓缓抬起了头,他铺垫了这么多,等的便是孙传庭最后的这一问题。 
    “区别只在一点。” 
    图穷匕见,陈望知道,自己最后的这一席话极为重要。 
    他要在孙传庭的心中为其留下一个印象,一个忠心为国的印象。 
    只要能够打动孙传庭,那么等到孙传庭起复之后,他也将可以趁势登上高位,真正的开始拥有可以改变天下的力量…… 
    “在于心。” 
    “白杆兵、两广的狼兵,听的是土司的命令,九边的精骑,各地的营兵听的是将校的命令。” 
    “土司将校以恩威笼络,以利以威驱使军卒作战。” 
    “无论是白杆兵,还是九边精骑,亦或是两广狼兵,各地的营兵,都是为私而战。” 
    “而戚军则不同,始建军之时,戚武毅便为戚军立心,此心为公。” 
    陈望面色凝重,拱手向北,凛声道。 
    “为公之心,保家卫国,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如凯歌之所唱。” 
    ……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