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六章 混乱  风起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吏治腐败,军镇糜烂,这些问题,崇祯全都清楚。
    
    但是如今积弊已重,很多时候,就是想改也是有心无力。
    
    就像京营的问题,崇祯全都清楚,但是牵扯的利益实在是太多。
    
    到现在,京营也没有彻底的得到整顿。
    
    只有新练的勇卫营,还算得上是一支军队,算上的一份战力。
    
    想到勇卫营,崇祯的神情稍微缓和一些。
    
    南下平叛的勇卫营,接连立功,进剿有力,确实是让他心中稍微舒服了些许。
    
    手中有一支直属的强军,确实是让人能够心中安定。
    
    崇祯冷声喝骂的时候,王德华就站在一旁,宛若泥塑木胎一般。
    
    这种时候,沉默就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辽饷,到底为什么每年支出上千万两,其实大部分的人,都很清楚……
    
    崇祯也并没有骂久,在骂了一会之后,便停下了言语。
    
    沉默了良久之后,崇祯的神情显得颇为颓废,声音也比起之前更加的低沉。
    
    “答应祖大寿的请求,内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刚刚的话也只是气话罢了,辽东,崇祯自然是不敢放弃。
    
    对于祖大寿,崇祯的心情其实也是极为复杂。
    
    一方面他痛恨于祖大寿不听诏令,很多次阳奉阴违,将辽镇变成了自己的私镇。
    
    但是另外一方面,祖大寿确实一直在辽东镇守,拼尽全力抵挡着建奴的进攻。
    
    世界并非是非黑即白的,很多时候,人和事,都是极为复杂的。
    
    大凌河一战,光是看那塘报之上一行行的冰冷无情的文字,都足以让任何的人动容。
    
    “辽东的事情,等到有所变化之后,再送到暖阁里来,平常事就由内阁来处理。”
    
    崇祯挥了挥手,辽东的烂摊子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之久,窟窿越来越大,想要解决,在内部根本无从下手。
    
    崇祯不是没有试过,但是代价就是边事越发的糜烂,建奴越发的壮大。
    
    辽镇一家独大的时间实在已经太久。
    
    只是九边各镇,没有几镇能够争气,与建奴作战,皆是败多胜少,甚至连守城都没有办法守住。
    
    卢象升当初在任之时,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倒是一番革新的气象。
    
    但是卢象升却是在关键的时刻,非要和他这个皇帝对着来,不听他的诏令。
    
    崇祯脸上阴晴不定,卢象升是个人才,他很清楚。
    
    如今陈新甲任宣大总督,确实没有卢象升做的那般好,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只是斥责的诏令已发,而卢象升还有两年多的服丧期,就是想用他,现在也不好去用。
    
    在这个时候,崇祯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孙传庭。
    
    想到了孙传庭昔日在平台的奏对,想到了孙传庭在出征之时的慷慨激昂,想到了孙传庭在青山关传回的那一封决绝的奏折。
    
    但是很快,心中的怒火还是压倒了崇祯脑海的那一丝清明。
    
    崇祯已经是认定了孙传庭称病辞官是推诿责任,罔顾他的信任,他不想再用孙传庭,起码暂时这段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