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稳扎稳打(大大更)  寒门宰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为进之策,平添几分愧疚。

    挽留后,章越道:“蔡京回报,萧禧道本朝若要打灵州,辽国要出兵打定州。”

    垂帘后传来茶盏轻颤的声响,似有些皇太后束手无策。

    “这萧禧如何察知?”

    “蔡京以为是故意试探我等。据党项降将野利所言,党项早已察知我军出泾原路包围灵州的意图,若是以此禀告辽国也不意外。”

    “依侍中之见如何待?这...这该如何是好?”

    章越道:“三镇辅军审案已出,似司马光等大臣言要尽株连之事,臣不认同。”

    “皇太后,陛下既宽容了蔡确,章惇,吕惠卿,何不能宽容这些辅军将领呢?”

    众人恍然,章越保吕惠卿,章惇,也有安定辅军军心之意。

    章越的声音愈发清晰道:“臣以为既是首恶已是惩处,本着使功不如使过之策。那么三镇辅军可以尽数调至大名府一线布防,以待辽军南下。”

    “让这些将士戴罪立功。”

    “若是不敌,再两罪并罚不迟。此刻若动摇军心,恐生大变。”

    皇太后已是明白,章越的主意,此刻她有些后悔若将章惇,吕惠卿处罚太过,寒了下面将士的心怎么办。

    那些旧党范百禄,范纯仁是忠贞,但是根本不知体国。就算要清算,也要等到辽军退去后再说。

    她大约知道定州是在河北。

    身后阎守懃取出舆图给皇太后看过,皇太后点点头,确认定州的安危至关重要。

    向太后道:“先帝在世时,一直担心辽国兵临河北,河北百姓遭到涂炭。”

    “本有章卿坐镇,老身原不该忧虑。可这心里...”

    章越道:“臣请大张旗鼓调兵至大名府。而辽军知我有备,未必敢真打定州。”

    “三镇辅军宜择将帅,请太后和陛下斟酌人选。”

    殿中李宪一直静默不言,听到这句话心底一动,但还是低下头,只是下意识攥紧拂尘。

    他明白凭内侍的身份能身居高位,并统领大军,所在乎者无非一个忠字。而他李宪便真真正正地忠于陛下的人。

    去年他因‘罔上害民,贻患国家’之事被弹劾,贬为右千牛卫将军。本以为再无机会重返庙堂。

    哪知太皇太后失势,章越又重回朝堂,他连夜被皇太后召回了京里。

    石得一看了李宪一眼,皆觉得这个人选,他可以胜任。

    皇太后道:“老身看李宪甚是合适。”

    “李宪...臣...“李宪的喉咙突然发紧。他疾步出列跪倒,额头重重磕在地砖上。抬起头时,这个曾经统领二十万大军的宦官竟已泪流满面:“臣愿以残躯报效先帝知遇之恩!若辽狗敢踏足河北一寸,臣必...“

    李宪此刻回想起了当年,武英殿地龙烧得极旺,年轻的先帝只着一件素纱中单。

    “卿来看,”先帝突然对自己道,““章越昨日奏称,当效法唐太宗灭突厥之策,从古渭寨出,先取临洮,之后再取兰州,凉州断其右臂!”

    先帝指尖顺着黄河划到兴州:“可是朕却想打这灵州,最后这定难五州......“

    李宪捧着热茶的手微微发颤。作为内侍,他本不该妄议军国大事。

    “党项人擅骑射,若效突厥故事恐.....本朝骑兵未必能及。”

    先帝道:“你说得有理,内侍中你也算会读书,知兵事,能替朕分忧了。”

    “你可愿领兵?”

    “内臣......“李宪喉头滚动,终是跪地重重叩首,“内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神宗扶起他时,掌心温度透过绢衣:“朕知卿忠谨。”

    李宪今年四十四岁,朝野都说他是心怀开疆扩土之志,其实他更是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

    多少个良宵他都陪同着先帝立在武英殿的舆图下,他手持竹盏伺候在旁,看着先帝手持朱笔在舆图上勾勾画画。

    先帝不时以西事和兵略询他李宪,李宪一一作答。

    而如今武英殿上御座空空,唯余铜炉炭火映着“复汉唐旧疆“五个殷红如血的大字。

    最后千言万语到了李宪口中只是这一句道:“内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

    看着李宪重新得到重用,章越欣然旋即道。

    不过刚领受了职位的李宪则起身后,向太后又道:“侍中,京师重地,定州更是不容有失。”

    “老身还是觉心惊肉跳.....”

    宋朝为了打一个灵州,真的让辽国饮马黄河,动摇了京畿,这也是代价太大了。

    章越知道此举是冒风险,于是则道:“真正的胜负在于灵州一役,只要破了灵州,兴州府门户洞开。章楶奏称不以克灵州为目的,而是以灵州为饵,在此打一战,灭掉党项两个军监司的兵马。”

    章越说着给了太后和官家一个念头,就是党项契丹都知道我们要打灵州,我们就依旧要打。

    他目光炯炯地望向御座:“辽人与党项皆知我军必攻灵州,正因如此,更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章越说到这里玉笏在掌心轻叩:“我军步步为营之策,辽夏至今无解。纵使其攻我必救,亦不可自乱阵脚。“

    事情可以慢,但一定要向前推进,虽迟必到。

    因为无论是辽国,还是党项对宋军这样土工作业都没有破解的办法。

    所以都是用攻敌必救的策略。

    无论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