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扎实的现实基础和深厚的情感寓意  催泪系导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李易导演的艺术造诣,我相信母庸置疑,作为国际大奖大满贯的获得者,想来没有人会质疑这一点。
    那么我们再来看《鲁冰花》,这部电影的结局,我们在观看的时候,是否会有种无比的“熟悉”的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的,很熟悉,这种桥段,如果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似乎有些老套,但是真的老套吗?
    不,应该说是真实,不刻意,不因为会让人觉得老套,就刻意地规避这种结局。
    影片的最后,阿明的画获得了国际儿童绘画比赛的第一名,人们才知道原来自己身边就有一个没有被发现的天才,但是故去的阿明则已经永远无法得知这个消息,追悼会上,姐姐代替不会国语的爸爸讲出了这样的话语:“为了一个死去的小孩子,让大家站在这里晒太阳,真不好意思”,这是令人心碎的话语,是对社会和学校最大的讽刺。活着的时候没有人欣赏,死后成名却成为了人们引以为傲的依据,对于阿明的家人而言,这不能算是一种荣誉,只是徒增唏嘘而已。
    其实仔细去想,这个结局才是真正的讽刺和无奈。
    讽刺的地方在于,那些此前质疑过阿明的人,此时此刻都一口一个天才,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一副他的成绩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的样子。
    讽刺的是,是啊,郭老师把阿明的画拿去参展,并且获奖了,是不是狠狠地甩了他们这些人一巴掌?
    可更讽刺的是,这对于他们而言,竟然还真的是好事,他们对阿明做了那么多的不公平的事情,乡长的政客嘴脸,冷漠自私自利,可是结果最大的受益者竟然依然是他。
    不得不说,这就是这个结局最耐人寻味的地方。
    而做出这些成绩的最大的功臣古阿明,他得到了什么?
    一张奖状,以及所谓的天才之名,可他再也看不到了啊。
    而对于阿明的姐姐,对于他的父亲,留给他们的只有悲伤,是,或许会有一段时间的热度,让媒体记者们闻讯而来采访,乡长或许会故作大方,给阿明家的茶林喷洒农药,可是仅此而已。
    之后,他们依然还是他们,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当然,影片或许并不是只想讽刺,结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其实也点出了主题,《鲁冰花》!
    影片的名字鲁冰花,并不是那种学名鲁冰花的花,而是一种种在茶园中茶树间隙的一种小花,据说宝岛最有名的高山雨雾茶就是因为有了这种花的陪伴才能更加芳香馥郁。
    鲁冰花到了冬天凋谢后化作肥料让茶树生长的更加繁茂,而阿明死后同样让自己的家乡和学校因为自己的画作而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荣耀,这就是电影片名的含义!
    当然,影片的另外一个方面也有在借古讽今的意思。
    在电影中我反复看到的河水,雨下过的泥泞地,还有疯狂长个儿的野草,其实不止是宝岛的农村,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所有的农村,以及农家人的淳朴,执拗和与生俱来的悲情。
    古阿明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客家农村娃,拥有大部分孩子的顽劣,不上进和突兀的天才;而郭云天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城里来的美术老师,和所有半吊子艺术家一样没有权,但理想主义。阿明爸爸的顽固内敛,阿明姐姐的隐忍坚强,很自然又很顽强地扎根在他们的个性中。善解人意的老师看上了这个穷苦孩子耀眼的才华,却得不到任何人,包括孩子家长的支持,他只能远走他乡。最后,当郭老师拿着阿明的画在国际比赛中得奖后回到村里,阿明已经去世,电影的最后是村里的青山绿水,和依旧疯长着的野草。
    我喜欢这部的电影,可我喜欢它什么呢?肯定不是我分析的那些,喜欢和理性没有多大的关系,我喜欢镜头里的那些草,长得很高,很快。阿明死的时候,爸爸和姐姐去找他,他们跨过密密厚厚的野草,鞋子踩在草堆上的声音似乎特别清晰;还有郭老师回来的那一天,他去看野草里埋着的阿明的坟墓,他们把他的画和奖状都烧了,郭老师一直皱着眉,我好像看到那些野草一直在疯长,直到把他们都淹没了,时间就此停滞……
    电影故事很简单,但是这部电影真的一点都不简单。
    因为电影并没有说教地告诉我们,该怎么样才对,电影只是讲述一个故事,讲述一些人。
    并没有太多的主观的东西展现给大家,很多东西都很客观,因为是真实的,所以才会让我们感受到,这些人,你仿佛都能把他们和身边的人对上号。
    比如影片当中的乡长。
    这不能简单地看做是一个“坏人”“好人”,因为相比起时下的很多政客来,其实这个乡长,他作恶了吗?
    真的,并没有!
    我们仔细想想,他做了什么?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当然,站在观众的角度,在那样的时候,他收回欠款,让古爸爸救不了阿明。
    可是仔细回想,他做的真的过分吗?
    我们总是同情弱者,所以,会认为他不帮忙就是为富不仁,他讨债就是落井下石。
    他当然不是什么好人,可是也绝对称不上坏人。
    其实真正坏的人更多的时候,是那些学校里面的投票者。
    他们不明白古阿明的画更好吗?
    我是个外行,但是我就是觉得,古阿明不行。
    利益让他们面目全非,而讽刺的是,在现实当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甚至于,可能我们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趋利避害?还是坚持自己?”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