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5章 鸡鸭灭虫法  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正兴大队,上一次向红星公社的信用社。
    贷了足足有8万块钱的巨款!
    目前,
    老支书因病离岗。
    现在主持整个正兴大队,日常工作的、是新任的大队长彭志坤。
    根据老支书暗中派专人,给彭志坤,送过来的信件里面的意思。
    这一笔巨款,一方面用作向粮商购买粮食,以帮助乡亲们渡过难关。
    另外一方面,用作修建水渠的工程款。
    剩余的大部分资金,则用来让正兴大队的各个生产队,大力发展养殖业。
    当时各个生产小队的社员们,还并不太理解大队部,为啥要让自己的生产队,饲养这么多的小鸡小鸭?
    现在人吃的粮食,都那么紧张了。又拿什么来饲养,这么多的小鸡小鸭呢?
    可新任大队长彭志坤行事霸道,一道命令下去,所有的小队队长们,最终就只能坚决执行了。
    彭志坤布置的任务之中,绝对没给他们留下任何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8个生产队,需要饲养好几万只小鸡小鸭,以至于当时社员们,想要买到足够的鸡苗鸭苗,都变得很困难起来。
    最终,
    还是各个生产队发动群众,到邻近的各个公社、大队四处去想办法。
    而且正兴大队,自己也聘请了一位,据说掌门了掌握了一门独门孵化绝技的人。
    专人专职,倾尽全力的进行小鸡苗、和鸭苗的孵化工作。
    就这样,
    多管齐下、群策群力。
    最终才使得整个正兴大队,各个生产队的饲养室里,所饲养的小鸡小鸭数量,达到了惊人的6万多只!
    当时,
    这件事情,还被公社里的广播员张维,写成了一篇通讯稿:
    《鸡鸭成群,牛羊满山》
    ——记红星公社、正兴大队。
    干部社员齐上阵,大力发展农牧渔副业,以支援人民公社的建设事业。》
    张维后来写的新闻稿里面,向来艺术加工的成分比较多。
    鸡鸭成群是有的,至于牛羊满山?
    那是不可能的。
    在这篇广播稿中,张维统计的正兴大队、各个生产小队所饲养的鸡鸭总数,达到了惊人的20万余只...
    竟然还带个“余”!
    别小看这个小小的“余”字。
    那正兴大队上报饲养数量的时候,可以报饲养了21万只。
    也可以上报,饲养的是23万只...
    就这,人家张维还风轻云澹的说了一句:不要在乎这些细节嘛。
    别人写的同类通讯稿里面,水分自然也有。
    但它就像平胸姑娘。
    挤挤,只能说多多少少有点。
    而张维写的通讯稿,则像吸满了水的海绵:究竟能够挤出多少水分来?
    那就得看对方,舍得下多大的力气了...
    等到周大爷两口子,急急忙忙冲到6生产队的饲养室的时候。
    却不禁大失所望:只见修在小河边的,那座全新饲养室门口,此时已经围满了人群。
    大家伙儿,
    正忙着领取队长张大叔下达的任务:每一个人手持一根3,4米长的细竹竿,都各自驱赶着2,300只鸡鸭往山上跑。
    这些领取任务的村民,是原本生产队里就预定下来了:等到以后,小鸭子长得有1斤个左右大了。
    这些人就需要赶着鸭子,顺着河道,到处去放养鸭子。
    在巴蜀地区,干这种活的人叫做,“赶鸭棚子的”。
    也就是说,
    他们每个人,到时候需要赶着2,300百只鸭子,挑着自己的晚上住宿用的简易竹棚。
    挑着自己的锅碗瓢盆,和粮油米面。
    就那么一直不停的、在河道附近放养鸭子。
    直到他们手上,放养的这一批鸭子,全部能够出栏为止。
    这些社员们,才能够回到家、向生产队交差。
    赶鸭棚子,这是个苦差。
    负责替生产队放养鸭子的社员们,每天都是风里来、雨里去。
    他们一连3个月之内,都不能回一次家。
    白天,这些人要辛辛苦苦的、将鸭子驱赶到稻田,或者是河道里面去自行觅食。
    而到了晚上,等到鸭子归来。
    他们还要将鸭子关到围栏里面、清点数目。<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