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章 官办诸厂(2)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正文卷第二百六十章官办诸厂周奎心里苦笑起来,对天子所讲这些,他只觉得阵阵头大,三年时间,就要将汇通票号开遍山西、山东、河南等地,这绝非是件轻松的事情。

    “臣等遵旨!”

    叶靖江、左国忠、苗胡闳几人,已拱手作揖道。

    汇通票号发展到今天,已不是周奎一人说的算。

    像叶靖江这批人,便是经锦衣卫、东厂、内厂多方暗查,通过崇祯皇帝的敲定,才带着银子加入汇通票号的。

    有能力、有银子,崇祯皇帝并不介意汇通票号的内部,存在一批民间资本群体。

    毕竟发展工商业,离不开票号的金融支撑。

    再者言汇通票号这边,还兼顾培养人才的重担。

    等再过上几年,崇祯皇帝就要从朝廷层面入手,筹建起大明国有银行,彻底拿下户部所辖的该部分职权。

    大明财政的厘清和整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不是一两年就能做好,期间必须兼顾到很多层面。

    不然选择贸然出手整改,却发现最后支撑不起来,那只会让大明财政彻底崩溃。

    这无疑是一场灾难。

    这并非崇祯皇帝所想看到的结果。

    至于公私混合的汇通票号,以后就是皇室私产。

    国库所有归国库所有,内帑所有归内帑所有,二者必须要区分好。

    “筹建各地的官办诸厂,这条路在大明先前没有过先例。”

    崇祯皇帝看向章谨忠他们,神情严肃道:“现在也就天津和直隶少数府县,在天津知州陈延生、直隶巡抚卢象升的先后摸索下,筹建起一批官办诸厂,所取得的成效还算不错。

    不过那批官办诸厂,是官府百分百控制着的。

    你们所筹建的官办诸厂,性质跟他们多少还不一样,应当算作合资建厂。

    川海总会作为皇店演变发展起来的,那代表的就是朕,就是内廷,所以你们肩上的担子很重。

    皇庄所筹办起来的诸厂,是不可能转隶到川海总会名下的,因此你们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包括其中的份额怎样明确,此后的发展规划怎样,如何壮大产业链,都必须要逐一的明确下来,不要给朕建一批烂厂出现。”

    当初崇祯皇帝筹建内帑经济体,想不断提升生产力,渐渐的就发现一个问题,过于单一的模式,不能有效的整体提升生产力。

    唯有叫更多群体参与进来,才能让大明的生产力,稳步向前的发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产业链。

    相较于英吉利这帮欧罗巴各国,所走的血腥扩张路线,其实大明有着很多优势的。

    首先治下所控疆域辽阔,其次有健全的统治体制,再者土地兼并很严重,导致治下有大批破产群体。

    恰恰是最后一条,坚定了崇祯皇帝要走这条路。

    大明处在小冰河时期下,就会导致很多百姓失去土地,如果说奉行原来的老路,那必然是各种麻烦和矛盾。

    可如果说走原始工业化进程,只要逐步调整政策和框架,就能叫这些转化成优势,逆向推动大明的自我革新。

    这不是一条简单就能实现的大道,可这却是摆在崇祯皇帝面前,唯一能走得通,走的下去的大道。

    “陛下,臣有一个疑问。”

    章谨忠上前作揖道:“合资建厂这一概念,臣是明白的,但是臣想了解一点,涉及专项技术售卖,该如何明确?

    是仅限于川海总会合作的皇商,还是所有商贾了解此项,都能参与进来?

    还有,要筹建起的这批官办诸厂,初期发展所需的产业工人,该如何解决?”

    “陛下,臣也有疑问。”

    吕庸葆紧随其后道:“在地方上所筹建的官办诸厂,是直归川海总会管辖,还是地方官府亦有管辖权?

    如果说官办诸厂的发展,跟地方官府形成冲突,该如何进行解决?”

    “不错,能讲出问题,就代表你们真的思考了。”

    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首先川海总会所辖的官办诸厂,是直接控辖的衙署,地方官府无权进行管辖。

    到时川海总会要开设各地分会,下辖各产业分会,形成明确的逐级监管和管控,这是关键所在。

    那些皇商的存在,就是协助你们发展,同时起到前期减压的作用,以后若是发展的不错,可以筛选一批新的商贾进来。”

    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川海总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大明国有产业的总办衙署。

    以后在逐步发展起来后,会逐步的拆解独立,成为一个个独立的群体,到时统归于某一专设机构管辖。

    像章谨忠、吕庸葆、岳庆章、盛应武这些人,若是真的有能力的话,能经受住金钱的诱惑,没有被腐化堕落,那都会变成大明官员群体的一员。

    原始工业化的发展,不能脱离朝廷的主导掌控。

    这是大明的根本,脱离了这一根本,那大明就成了民间资本的天下。

    毕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会逐步出现一批大小工厂主,一旦他们势力庞大了,那就会用更冷酷的方式进行盘剥。

    真等到了那个时候,大明皇帝是谁还真不好说。

    只不过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这些核心的框架构想,想要逐步搭建起来,首先要在大明治下,培养出原始工业化,并逐步的去进行调整才行。

    只要遇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不可能说没有问题,去凭空想象解决问题。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