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李唐看了一眼神情有点难看的王晓帅,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走啊?”
电影节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主办方在颁奖典礼前对剧组进行挽留,暗示着电影能够获奖,反之则是没戏。
一般来说,剧组都会半真半假地预订好提前离开戛纳的机票,就是等着主办方的挽留,要是当剧组启程前往机场时还未等到主办方的消息,那么只能是趁早滚蛋了。
“订了二十五号的,来都来了,总归要给楼烨捧捧场。”王晓帅道。
他和楼烨在北电上学时就是一对好基友,当年刚开始拍电影那会还都相互在各自的处女作中客串出演了角色。
“那你们呢?”
李唐笑道:“我们也是订的二十五号,说不定还是同一个航班呢。”
《紫蝴蝶》二十四日首映,另外一种注目单元的奖项也将在二十四日晚揭晓。主要还是看《紫蝴蝶》有没有戏,如果没戏的话,那就二十五日按照原计划启程。
不过李唐这次倒对宁皓的《香火》充满了期盼,因为一种注目单元虽说也有自己独立评委会,但它的评委组成更加多样化,除了专业的电影人之外还有来自法国和欧洲的资深记者。
而且奖项还不少,除了一种注目最佳影片奖之外,还有评委会大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表演奖等等。另外今年还特别新增了一个“首映关注奖”,这是一个仅次于最佳影片奖的大奖。
李唐觉得《香火》就算无缘一种注目单元的最佳影片奖,这个首映关注奖倒是可以畅想一下的。
“很喜欢《香火》中对叙事节奏的拿捏,虽然片段式的情节构架显得非常刻意,但对一位新人导演来说,他无疑交出了一部优秀的作品。”
“我们很欣喜的看到中国新一代导演的变化。信仰遇到了生存,宗教遇到了现实,大胆且辛辣,很难想象这居然就是一部学生作品。”
也许是《香火》的亮相太过惊艳,两大场刊《varlety》(综艺)和《s》(银幕)都用了很惊奇的版面来报道这部一种注目单元的作品。
以至于后面两天宁皓终于体验到了成名的感受,只要出现在公开场合总会被国内的媒体包围,死机白咧地试图从他那里挖掘一些猛料。
没办法,今年来采访戛纳电影节的世界各国的记者高达上千人,因为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主办方今年特意为所有申请采访的记者进行了注册登记,并且按照媒体的强弱大小分成了五个等级。
比如
采访电影节,一张小小的记者证,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护照。
这次来采访的国内媒体记者因为是初次,很多只拿到了四等,甚至是五等的采访证,而采访那些大牌明星的机会只留给了“一等记者”和“二等记者”。所以他们只能盯着本国的电影人拼命薅羊毛。
甚至就连湾湾的电影教母焦雄平大姐也托李唐找上门来跟宁皓聊聊,为她在《南都报》上开设的“焦雄平戛纳日记”的专栏增加一些素材。
十九日,终于迎来了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二弟》的首映。
作为二度入围戛纳,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获得者中国导演王晓帅的新作,还是由威尼斯小影帝李唐主演的电影,在上午放映的媒体专场时,倒是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媒体记者。
但是到了放映结束,举行媒体发布会的时候,看到底下坐着的几乎清一色都是中国记者的面孔,西方记者屈指可数,王晓帅和李唐顿时心凉了半截。
《二弟》的英文片名依旧延续了之前的原名《drifters》(漂泊者),其实这部片子依旧延续了他在九九年入围戛纳一种注目单元的作品《扁担姑娘》的风格。故事性不强,更注重的是一种情绪化的东西。
但是呢,这种玩风格,玩高冷,用大量的个人镜头去充斥画面,这在欧洲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玩剩下的东西。这类电影看多了,自然让西方记者提不起兴趣,甚至还会以为王晓帅有点飘,故意卖弄自己的style,都懒得捧场了。
倒是国内的记者们依旧很热情,纷纷向王晓帅和李唐发出提问。除了关注电影本身之外,记者们还非常关心电影节开幕前国内的那场闹剧。
之前因为各种原因,王晓帅的作品始终不能在国内正常上映,而如今的《二弟》很有可能也逃不出这种命运,问王晓帅作何感想?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