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二章 砍砍砍!砍的大唐官都不够用了!开科举?!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在的当务之急,是要选一批优官良官,以充实各地官缺。”

    “三位爱卿,你们可有什么好办法?”

    他的目光,扫向面前的三人。

    这三个,可都是他的顶级智囊,就没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回陛下。”

    长孙无忌率先开口道,

    “可否从贵族与世族中选取一批青年才俊?”

    “宗室、勋族、世家,如今皆有青年在家读书修身,他们到底是有几分学识的,年轻人又有朝气有斗志,亦有精力。”

    “将他们下放到地方上去历练历练,也可看看成色,将来能为国家选拔几个可堪大用的人才。”

    李世民颔首。

    “可。”

    他应声道,

    “这的确是个主意,以宗室、勋族为先,世家为后,令他们选拔几个可堪一用的人才出来,朕再派人考核一番,便可入仕做官。”

    “包括你们几个,觉得家族里有人才的,都可举荐,举贤不避亲嘛。”

    在李二的心里,勋贵们是最亲的,宗室其次。

    而世家,如五姓七望等大家族,却是要谨慎一些,甚至要提防他们。

    说起来,这帮家伙当初还都是支持李建成的呢,呵呵。

    “是。”

    长孙无忌应声道,

    “臣回家后一定好好思虑,为陛下贡献几个人才。”

    这可是个扩大家族实力的好机会啊!

    必须得把握住。

    “嗯。”李世民看向房玄龄,笑道,“玄龄,你有什么见解,说来听听。”

    见他抚须气定,就知道他已有主意。

    “回陛下,臣以为当敦促在朝大臣举贤。”

    房玄龄抚须道,

    “臣子们不但需要做好本职工作,亦有为国家发掘人才的责任。”

    “陛下不敦促,大家便都不当回事儿;但陛下若敦促,甚至是予以赏罚,那臣想,官吏们一定会争先恐后的去发掘在野遗贤。”

    “先不管其他,让他们把人才推举上来了再说,至于到底贤与不贤,自有陛下公断。”

    李世民眼睛一亮。

    啪!

    “好主意啊!哈哈……”

    他抚掌赞道,

    “所谓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在野遗贤必然是有的,只是朕没有费心用神,发动大家去找而已。”

    “玄龄这个主意不错,朕可以记一笔。”

    话音落下,三人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转向了徐风雷。

    “太师?”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道,

    “到你了。”

    “以你的才智,应该早已有想法了吧?”

    徐风雷干咳一声,缓缓放下茶杯。

    “呃……臣是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他应道,

    “臣以为,选拔人才,不应该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从勋贵中选一批,发动大臣们选一批,的确可以解暂时的短缺。”

    “可将来呢?”

    “宗室勋贵的人是有限的,朝臣们的朋友圈亦是有限的,这法子用不上三次,就枯竭了。”

    “所以我说,此皆治标,非治本也。”

    李世民眉头一挑,摸了摸下巴。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亦是轻轻抚须点头,静心聆听。

    “那你说说,治本的法子?”李二抬手一请,饶有兴致的道。

    “治本的法子,便是建立选拔人才的制度!”

    徐风雷沉声道,

    “用这套制度,源源不断的从广大的人民群众中选拔出可靠可用的人才来!”

    “陛下方才也说了,十室之邑,必有忠士。那么全天下数百上千万人,该有多少忠士能人?怕是如过江之鲫般,数都数不清!”

    “若将选拔制度比作渔网,人才便是绵绵不尽的鱼儿,您只需要适时撒网下去,便能捕获一网的人才!”

    “如此一来,陛下您还怕无人可用吗?”

    李世民双目微睁,心中已是起了波涛!

    “好,好啊……”

    “好办法啊,你这法子太好了!”

    他嘴里喃喃着,脑海里已经出现一副画面——

    一个渔夫往江中撒下一张大网,须臾间捞起,满网跳动的鱼儿,挤成了一个大球!

    那个渔夫兴奋的大笑起来,回头一望,就是他自己!

    “太师所言,和隋文帝所创建的科举制,有些相像啊!”

    房玄龄惊道,

    “对!”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