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三章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二的惊讶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

    李世民闻言,不禁一怔。

    “这……这话怎么说?”

    他忍不住问道,

    “如此丰收,也只能喝粥吗?”

    那老农放下了手中的镰刀,咕冬咕冬的一连喝了好几口水,方才心满意足的打了个饱嗝。

    “后生啊,一看你就是长安城里来的人,没下过地不是?”

    他反问道。

    李世民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点了点头。

    他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是国公贵子,的确是从来没下过地务过农。

    “今年虽然是丰年,但收成上来了,要交的租子也就更多了,人家地主老爷哪里能让你小老百姓占便宜?”

    老农嘿然道,

    “然后呢,还要预备一批种粮,还要预留一批交国家的税赋。”

    “这三样削去,能吃到老头子嘴里的,还能有几口?”

    “每天能混个稠粥喝喝,那就不错啦!”

    李世民:“……”

    众大臣:“……”

    显然,这样的答复,并不能让他们心中愉悦。

    “老伯,你说这地不是你的?是租来的?”

    长孙无忌忍不住问道,

    “大唐开国后,不是分了田土吗?怎么你家没有分到吗?”

    这可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啊!

    难道也有人敢强取豪夺?

    “害……那会儿是分到了,可后面连续几年都是灾年,收成连温饱都顾不上,那会儿人头税又重,家里娃娃们也要吃饭的嘛……”

    老农叹息道,

    “没得吃,只能把田土卖给地主老爷,咱也就只能租田当佃户了。”

    “好在熬过了那些年,娃娃们也长大些,能帮着干活了,咱才不至于饿死。”

    李世民皱紧了眉头,沉默不语。

    “历朝历代,土地大规模兼并,百姓无田可种,给地主当佃户却还要交沉重的人头税,这是导致亡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徐风雷沉声道,

    “有诗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随行众人皆是神色一凛。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想想……真叫人觉得嵴背生寒呐。”

    杜如晦忍不住感慨道,

    “若真有这样的一天,王朝倾覆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陛下。”

    他将目光转向李世民,恳切道:

    “民生多艰,还请陛下减免赋税,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安稳一些吧。”

    李世民略一沉吟。

    “不可。”

    户部尚书裴矩摇头道,

    “国库本就空虚,全指望着今年丰收,能将赋税收上来,好结清军饷,还有给官员勋爵们发放俸禄。”

    “若减免赋税,这些钱款,该往哪里去寻?”

    “百姓虽艰,国朝也不容易啊!”

    此言一出,杜如晦也是闭上了嘴巴,闭目叹息。

    说到底,还是大唐的底子实在太薄了,一旦减免赋税,财政直接告急!

    无法可治。

    正纠结着,远处忽的传来一道呼喊:

    “放饭咯!叔伯兄弟们都歇歇,先吃饭嘛!”

    只见几个女子手中提着篮子,朝着这边走来。

    听到“吃饭”二字,汉子们纷纷停下了手中的镰刀,擦了擦额头上的大汗,咽着口水,脸上露出了笑意。

    辛苦劳作了一上午的他们,早已是饥肠辘辘。

    “给,先喝口水。”

    “来,这有馍,嫂子他们刚蒸的。”

    “哇!哥,这都是你割的麦?你比牲口还勐哩!”

    “……”

    女子们为家中亲人送上清水和馍馍,一时间,欢声笑语不断。

    在农村,说一个汉子“比牲口还勐”,无疑是最大的称赞。

    “达,累坏了吧?给,娘说今天要多给您带些。”

    一个皮肤略黑,容貌却清秀的女子穿过麦田,将篮子送到了老农的面前,细心的为他擦了擦汗。

    “哎,不累不累,额还嫌这麦子不够多哩。”

    老农看到自家女儿来送饭,眼睛已是眯成了一条缝,笑道,

    “娃儿,你吃了吗?”

    女孩摇了摇头。

    老农从篮子里拿出一块泛黄又发白的馍馍,递到了女儿的手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