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场科举考试!  我导演了玄武门事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他虽然走了,但他的功绩仍然在,史书会如实记录他的功绩,后人会赞美他,称颂他。”

    “千百年后,他的名字依然为世人所熟知,他,亦永生了。”

    “所以,陛下也不必太难过。您若真的怀念他,便为他树立丰碑,将他的功劳一一细数出来。”

    “如此一来,他的永生,便更加扎实了。”

    李世民眼睛微微发亮。

    “好啊……好!你说得对,你说得对极了!”

    他抚掌赞道,

    “朕要亲自为克明书写丰碑,让他的名字,流芳百世!”

    “只要朕的名头还在,他的名字,就永远不会消散!”

    “走,走!回去写,现在就写!”

    话音落下,李二便朝着宫中跑去,一副一刻也等不及的模样。

    徐风雷嘴角微微上扬。

    自己这波劝慰……满分十分,打个9.9分不过分吧?

    “永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他亦是握了握拳,眺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泊,轻声道,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希望我也能成为江河吧……”

    ……

    七天之后,杜如晦下葬。

    皇帝李世民为此辍朝,亲自到场赐下丰碑,将杜如晦一生功绩刻于碑上,令史官记录。

    两月后。

    封禅队伍才缓缓回到了长安城,百官们刚一回到长安,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凭吊杜如晦。

    死后哀荣,极矣。

    又过了半个多月,官员与百姓们才逐渐将目光移开,而一件对于大唐来说极其重要的事,也在此时,拉开了序幕。

    大唐学宫。

    因为还没有开始招生,所以偌大的学宫大多数地方还是空荡荡的。

    可其中有一间教室,却是陆陆续续有人进来,朝着讲台上的两人恭恭敬敬行礼之后,便在课桌前查找着,最后对号入座。

    “太师,您看这批考生,怎么样?”

    长孙无忌指了指课桌上坐着的众人,笑问道,

    “这可是我这一年来辛苦张罗的结果,可以说,每个人我都考察、挑选过。”

    “他们的学识,皆在水准之上,其中出类拔萃者,更是令人赞叹。”

    徐风雷闻言,却是摇了摇头。

    “不怎么样。”他应道。

    长孙无忌脸色一僵,笑容戛然而止。

    “穿锦袍者多,着粗布麻衣者少。”

    徐风雷轻声道,

    “这些人里头有不少,原本不通过科举考试,直接由父辈推荐选拔,也能当官。”

    “科举对他们来说,其实是多了一道障碍,还有扑腾不上去的可能。”

    “不过,我要的,就是这道障碍。有这道障碍在,才能给寒门黔首们,多一些些的机会。”

    长孙无忌一怔。

    “太师是想改变天下格局啊。”

    他抚须道,

    “这可是个大工程……”

    豪门士族,不是那么容易撼动的。他们的底蕴就代表着,无论是在什么样的规则下,都会比普通人拥有更多、更大的机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徐风雷笑道,

    “这一千里的第一步,就从这一步开始,就从……唔,这小子开始吧。”

    他的手指了过去。

    长孙无忌顺着他的手瞧了过去,只见门口处,有一青年身穿粗布麻衣,身后还背着一个包裹。

    他一进门,便有一股酸味飘了进来,惹得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

    那青年似乎也知道自己身上有异味,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

    “拜见两位主考。”

    他走到讲台前,不敢靠太近,拱手行礼道。

    “去吧。”

    徐风雷倒是不介意他身上的味道,笑道,

    “找到你的位置坐下,祝你有一个好成绩。”

    夏天嘛,有点体味很正常。

    只要不是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多多少少身上都带点味儿,要是庄稼把式,那味儿就更大了。

    这青年骨节粗大,手指粗糙,一看就是经常干农活的。

    “谢……谢主考。”

    青年显然有些受宠若惊,连声称谢,而后往后面去寻找自己的位置。

    “咦,什么味儿啊……”

    “你跳茅坑里啦?这股味儿……”

    “离远点离远点,带会儿影响我考试发挥了……”

    “……”

    “对不住,我刚干完农活赶过来……对不住……”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