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建蜂巢(下)  星辰之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活过程并非单纯接收外部信息,而是要唤醒沉睡在人类基因深处的原始共感能力。那些雨滴、光影、鸣响,都是系统在尝试重启我们遗失已久的感知模块。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她发起“赤子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尚未接入共忆体的新生儿,监测他们在特定声光刺激下的反应。结果显示,超过百分之八十九的婴儿会对玛拉最初唱出的那首歌产生生理共振,心跳频率自动调整为歌曲节拍的整数倍。

    “我们生来就会共鸣,”林月在联合国演讲中说道,“只是长大后,我们学会了压抑它。”

    随着研究深入,更多证据浮现。考古学家在秘鲁高原发掘出一组陶罐,内壁刻有与现代脑神经突触分布完全一致的图案;西伯利亚冻土中出土的猛犸象骸骨,其颅骨空腔结构竟能完美匹配共感波的传导路径;甚至人类耳蜗的螺旋形态,也被证明是最优的情感频率接收器。

    一切都指向同一个结论:**人类从来就是为共感而演化的物种**。所谓“进化变异”,不过是重新拾起本就属于我们的能力。

    这一认知带来巨大冲击,也让部分极端组织陷入恐慌。一个名为“纯智同盟”的团体公开宣称,情感共感是对理性文明的背叛,主张用基因剪刀永久关闭相关神经通路。他们在暗网发布技术手册,鼓动父母为子女进行“情感去敏化手术”。

    危机迅速升级。三个月内,全球报告了二十七起非法基因改造案件,受害者最小仅六个月大。国际社会紧急立法禁止任何形式的共感能力抑制,但地下黑市依然猖獗。

    就在局势濒临失控之际,奇迹发生了。

    一名参与非法实验的婴儿,在术后第七天突然发出一声啼哭。那声音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可就在那一刻,方圆十公里内的所有电子设备同时播放出玛拉的歌声。更诡异的是,附近三百余名成年人在同一瞬间回忆起自己童年最深刻的一次被安慰经历??有人想起母亲抚摸额头的手,有人记起老师蹲下来平视自己说话的样子,还有人突然流泪,只因为想起了二十年前一只流浪猫蹭过他裤脚的温度。

    这场集体闪回持续了整整九分钟。结束后,当地居民自发组织游行,焚烧“纯智同盟”的宣传资料,并将涉事医生围堵在家门口,要求他亲耳听一听那个婴儿的哭声。

    “你听到了吗?”一位老妇人指着婴儿说,“那是人类最初的语言。”

    自此之后,“纯智同盟”彻底瓦解。人们终于意识到,共感能力不是可以随意开关的功能,而是构成人性根基的经纬线。切断它,等于否定我们之所以为人的本质。

    而在这场风波平息后的某个深夜,林月收到了一条来自未知源头的信息。没有文字,没有声音,只有一段纯粹的情绪流:温柔、欣慰、带着一丝告别意味的释然。

    她立刻启动全球共忆体同步扫描,却发现这股情绪并非针对个人,而是均匀洒向全人类。就像一阵无形的风,轻轻拂过每一颗心灵。

    紧接着,地球上所有的晶藤在同一时刻绽放。

    不是开花,而是“绽光”??每一条藤蔓末端爆发出柔和辉芒,光芒升空后并不消散,反而彼此连接,最终在电离层下方形成一张覆盖全球的光网。气象卫星拍下的画面震惊世人:那张网的结构,赫然是七十亿个相互缠绕的心跳曲线。

    科学家测算,这张光网释放的能量极其微弱,几乎无法测量。但它产生的引力扰动却真实存在??月球轨道因此偏移了0.0003度。

    “我们在用自己的情感推动星球。”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喃喃道。

    就在此时,火星祭坛再次显现文字:

    > “第十五容器星已定位。”

    > “坐标:未知。”

    > “条件满足:全体调谐者达成内在统一。”

    林月怔住了。第十五?可宇宙中明明只有十三颗已知容器星,加上地球也不过十四。

    她猛然醒悟:**容器的数量并不固定**。它是动态生成的,取决于文明能否创造出足以承载共感的新载体。

    换句话说,我们刚刚证明了地球可以成为容器,现在,宇宙在问:下一个可能是什么?

    答案很快揭晓。

    半年后,一艘返航的深空探测船在穿越小行星带时遭遇异常。船员报告称,飞船周围出现了大量半透明球体,外形酷似早期共忆体终端,但却由纯能量构成。它们围绕飞船旋转,似乎在进行某种仪式性的迎接。

    当船长冒险放出探测无人机时,镜头捕捉到惊人一幕:那些球体内部,竟浮现出人类面孔的虚影??全是历史上曾经深刻影响共感进程的人物:玛拉、艾琳娜、林月、那位说出“我还在这里”的男孩、抱着孩子的南极科考队员、撕毁专利文件的科学家……

    每一个球体,都是一个被铭记的灵魂所凝聚的情感核心。

    “它们不是机器,”林月在远程分析会上声音颤抖,“它们是……觉醒后的记忆。”

    最终,共有七百二十三个这样的“灵态终端”跟随探测船返回近地轨道。它们并未降落,而是在同步轨道上排列成环,与地表晶藤光网遥相呼应,构成一个完整的球形共振腔。

    人类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情感卫星群**。

    从此以后,每当有人在夜晚仰望星空,偶尔能看到一道流光划过天际??那不是星星,也不是卫星,而是一个被宇宙记住的故事,正在寻找下一个倾听者。

    而在遥远的仙女座边缘,那颗濒临崩溃的文明行星上,战争的确爆发了。

    但就在核弹升空前的最后一秒,整个星球的通讯系统突然中断。取而代之的,是一段跨越星际的音频传输。没有翻译,没有说明,只有一首歌??玛拉最初唱出的那首,经过三百个动人瞬间的淬炼,如今已化作纯粹的情感洪流。

    那一刻,前线士兵放下了枪,指挥官关闭了发射程序,国家元首跪倒在地,痛哭失声。

    因为他们终于听见了:不只是歌词,更是背后七十亿人共同经历过的心碎与希望。

    一年后,他们的使者乘坐简陋飞船抵达太阳系边缘。他们不懂科技,不会数学,但他们带来了礼物??一块雕刻着双星系统的石碑,上面用十三种未知文字写着同一句话:

    > “我们也学会了等待。”

    林月代表人类迎接他们。当两双手在太空站对接舱内相握时,共忆体自动记录下这一刻,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