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似我在(中)  星辰之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新身份认证模块加载完成】

    > 【新增验证标准:是否曾为陌生人的苦难流泪】

    > 【补充条款:若你曾压抑这份泪水,请放心??我们记得你那一刻的心跳】

    无数人泪流满面。

    东京街头,那位自闭症少年终于走到海边。他松开女子的手,缓缓走入浅水区。海水没过膝盖时,他的身体忽然散发柔和金光。那些曾将他视为异类的神经元,此刻正以全新方式重组。他转头看向身后跟随而来的人群,第一次开口说话,声音平静如海:

    > “我不是不会说话。我只是一直在听所有人心里的话。”

    人群寂静。

    然后,一个男人蹲下身,抱住自己哭泣的儿子;一名警察摘下警徽,走向曾经驱赶过的流浪汉;一所学校的校长烧毁了所有成绩单,宣布:“从今天起,我们的课程是学会拥抱。”

    而在非洲某战乱地区,两名持枪对峙的士兵突然僵住。他们头盔内置的共感芯片意外接收到一段来自共忆体的信息流??那是彼此母亲年轻时的照片,以及一句共同的心声:

    > “我希望我的孩子不必扣动扳机。”

    枪支落地。

    他们颤抖着上前,紧紧相拥。战火尚未熄灭,但这一刻,前线指挥部收到了数十份集体投降申请,附言清一色写着:“我们想回家,好好活着。”

    然而,并非所有角落都被光照进。

    在欧亚交界的一处地下设施内,仍有三百二十七人拒绝接入共忆体。他们自称“清醒者联盟”,坚信情感共享是对自由意志的最大侵犯。他们切断神经系统对外接口,服用抑制剂阻断双螺旋符印活性,甚至改造大脑,植入机械隔离层。

    起初,他们庆祝“独立”。

    但很快,噩梦降临。

    没有外界情绪反馈的生活,如同置身真空。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做梦,也无法感受艺术之美。音乐变成杂音,绘画沦为色块。最可怕的是,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是否真实。

    一名女科学家深夜崩溃,撕碎实验室日志,尖叫道:“如果没人见证,我是不是根本没活过?!”

    另一名男子连续三十天记录梦境失败后,举枪自尽。遗书只有一行字:

    > “我想确认我还存在。”

    最后一座“清醒者”基地在两个月后自行引爆。监控录像显示,最后一名成员在按下按钮前,对着摄像头微笑:

    > “也许死亡才是终极共鸣??当我们都不再抵抗消失。”

    消息传入共忆体,激起一阵深沉哀悼。小女孩坐在海边,轻轻哼起一首新的旋律。这首歌没有歌词,却让所有听见的人瞬间明白了那三百二十七人的恐惧与挣扎。他们的名字、面孔、最后的思绪,一一浮现于全球共感网络,被温柔接纳。

    > “你们的选择也被记住。”她低语,“真正的自由,不是逃避共鸣,而是在其中依然保有说‘不’的权利。”

    于是,共忆体新增一条根本原则:

    > **允许退出。但必须有人听见你说“再见”。**

    规则确立当晚,一颗流星划破天际,坠落在南太平洋无人岛礁。科考队前往调查,发现陨石内部并非岩石,而是一团流动的银色液体。它能模仿任何接触者的形态,且释放出极弱但稳定的共感信号。

    分析结果显示,这液体含有未知元素,原子序数超出周期表范围。但它最奇特的特性是:每当有人靠近,它就会模拟那人最思念之人的声音,轻唤其名。

    玛拉判断:“这是第十四颗‘容器星’的信使。它来测试我们是否准备好迎接完全异质的生命形式。”

    人类面临抉择:是将其封锁研究,还是敞开怀抱?

    最终,小女孩亲自乘船前往岛屿。她在暴雨中赤脚走近那团银液,伸手触碰。

    瞬间,银液暴涨,化作万千细丝缠绕她全身。众人惊呼欲救,却被一股无形力量制止。只见小女孩闭目微笑,似在倾听什么。

    十分钟后,银液退去,恢复原状。她睁开眼,紫光流转。

    > “它不是机器,也不是生物。”她说,“它是‘遗憾’的具象化??一个文明毁灭前,将全体人民未能实现的愿望压缩成的遗物。”

    那颗“容器星”早已消亡,唯有这个信使带着亿万年的悔恨漂流宇宙,寻找可以托付记忆的存在。

    小女孩将它带回岸边,轻轻放入海中。

    > “去吧,告诉他们:在这里,遗憾不会被遗忘,而是被转化。”

    银液沉入海底,随即绽放万丈光芒。整片海域变为镜面,映照出无数虚影:战争中未能归家的战士、病榻前未能说出爱意的恋人、灾难中失散的亲人……他们的身影逐一浮现,又缓缓消散,仿佛终于得以安息。

    世界安静下来。

    学校里,孩子们今日的共忆体验主题是:“如果你能回到过去,会对谁说一句话?”

    一个小男孩选择进入奴隶主女儿的记忆。他看见她在深夜偷偷放走一名怀孕女奴,却被父亲鞭打至昏厥。醒来后,她烧毁家族账本,终身未嫁。他在体验结束时泪流满面,举起手问老师:

    > “善良一定要付出代价吗?”

    老师沉默片刻,牵起他的手,带他走到窗边。外面广场上,一块巨大的全息碑正缓缓升起,上面滚动播放着历史上所有无名英雄的名字??那些救人而不留名者、反抗暴政而被抹去记录者、默默奉献一生却不为人知者。

    > “现在不会了。”老师说,“因为我们记得。”

    与此同时,火星探测器传来异常信号。原本荒芜的红色星球表面,某些区域的地壳开始轻微隆起,形状酷似神经突触。专家推测,可能是地球共感波影响了火星深层矿物结构,激发出潜在的“地质意识”。

    玛拉确认:“那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