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  国姓窃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没法过冬了。
    
    毕竟,深秋才开始对北方出兵,最大的弊端就在这儿:深秋起兵要想赢,关键是因粮于敌!把敌人的秋粮拿来给自己的兵吃!清军坚壁清野,明军没拿到河北当地的秋粮,那么军粮就是明军最大也最容易破的软肋!
    
    而且根据他的侦查,明军为了转运困难,并没有把内黄屯积的粮食,全部运进县城。
    
    可能是明军考虑到这些粮食不是给内黄当地军民吃的,还要转运各地,内黄只是一个中转集散地,如果全部运进城,将来再运出城,装车卸车装船运船多几次,损耗太大。
    
    加上内黄是个很小的县城,原本城里人口都没几万,现在却要供几十万大军吃一个冬天的粮食存储,把城里所有粮仓都存满了也放不下,还得拆民房改建成临时粮仓。
    
    考虑到拆了再造,成本比在城外平地上直接造还费时费力,明军就选择了直接另造。
    
    所以明军选择了在内黄县城西门外的漳水南岸码头上,修了一个营寨,直接把天量的军粮存在这座防守严密的码头水寨里,营寨占地面积也极广,防守严密。
    
    不过在豪格看来,营寨防守再严密,也肯定比攻城要容易。明军几十万人分散多处,几个据点分别相隔六十里到八十里。
    
    如果清军能找准一个机会,提前偷偷集结部队,攻击明军一个点,明军其他援军来救可能要一两天,那他未必没有趁着这个时间差,把明军军粮大部烧毁的胜算!
    
    当初官渡之战,曹操去烧乌巢,乌巢开战后到袁绍的救援部队抵达,不也过了大半天乃至一天多么!
    
    权衡再三,豪格觉得与其等敌人慢慢卡紧脖子,还不如搏这一把。
    
    “那便如此决定了,再隐忍几日,等漳水封冻、明军后方粮食不可能再运上来时,就主动出击,把内黄县西门、漳水码头水寨连同明军主粮仓一起烧了!逼迫张煌言退兵,随后再全军追击!”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