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唯有朱树人自己还是那么谦虚:“诶,勿乃太过。孤不过是高屋建瓴,攻心为上,具体战术,不都是众将自行指挥的。是你们平时操练得法,用兵如臂使指,与孤何干。”
谦虚过后,朱树人耐心大致梳理了一下各部汇总过来的战果和战损。
战损最多的,还是一开始左翼伸出去围堵的那支步兵,因为当时两军还在相持胶着,清军两白旗一开始的冲杀也甚为勐烈,哪怕最终重创并击退了清军,但这个过程中,明军死伤绝对是不少的。
黄蜚和蔺养成部在第一阶段各自有两三千人的伤亡,已经接近了部队人数的两成,能够坚持死战不退,也没有崩溃,
不得不说是这几年部队待遇提升、训练有素、反复进行洗脑、教育士兵们稍微认几个字,学一点爱国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曹变蛟部的骑兵,前后全程参加了战场各处的厮杀,以及最后的追击,总伤亡也不过三千人左右,刚刚超出骑兵全军人数的一成多一点,还是正常的。
剩下的中军主力,全场持续血战下来,伤亡约在五六千,虽说总人数跟左翼军相当,但中军总人数毕竟多了一倍还不止,从百分比来看,这个伤亡率也就百分之六七而已。
而明军都付出了那么多的伤亡,对面惨败的清军,损失自然至少是数倍于此了。
光是被活捉的俘虏,全加起来就有两万八千人,都是汉人,因为没有留满蒙俘虏,或者说很多原本有机会成为俘虏的满蒙兵,都在绿营汉兵想要投降的过程中,内讧被杀拿来献人头赎罪了。
黄得功可是喊过“杀真鞑来降者免罪留用”口号的,所以想投降的绿营汉兵谁不愿多纳个投名状?返身抽刀砍原先的主子,也就再平常不过了。
其余主战场上被杀被消灭的、重伤不治补刀的清军,也有约一两万人,更多是暂时找不到尸首的,不是淹死杀死在淝水里,就是往北溃散逃到芍水边、渡河时被曹变蛟的骑兵追杀背刺,杀进芍水尸骨无存。
事实上,这种总崩溃式的追击战,溃逃中被背刺的人数,远远要多余阵战而死者,因此明军估计战场周边各条河里,被杀掉河里或者驱赶下河而死的,至少加起来有两万多人。
除此之外,满人两白旗在一开始的主动进攻中,就被打得大残。
打扫战场后,把伤员全部补刀,累计在黄蜚的初始阵地周边,发现了四千六百多具正白旗士兵的尸体。
在蔺养成的初始阵地上,也发现了两千两百多具镶白旗骑兵的尸体。
加上曹变蛟部阻击战和追击战中杀灭的两白旗骑兵,估计两白旗被杀战损者,又超过了其编制兵力的四成以上。
这次虽然没跟当初打多铎时那样,把重建起来的两白旗全歼,但也绝对是重创。谁让骑兵机动性高呢,这样的战场,敌人打不过还能逃。先逃的部队还有友军掩护撤退,要全灭是实在困难。
但不管怎么说,满编两万人的两个旗,永久性战损又接近九千了,逃回去的那一万一两千人,至少也有一些轻伤不坠马的伤员,就算养好伤将来战力也多多少少会减损,可以说两白旗已经被彻底打得难以重建战斗力了。
虽说清军八旗的总人口,在前几年据说有二十到二十五万。每个旗除了近万人的正规军战兵外,还能有一万五到两万多的“预备役男丁”。
但两白旗的正丁已经团灭过一次,所以多铎死时,两白旗适龄男丁总数,就已经从五万多降低到三万多了。这次又折损近万,将来哪怕重建,也是把所有适龄男丁都拉上来了,难免有歪瓜裂枣。
如果说当年多铎带的两白旗,主要是二三十岁的精锐年轻人。
那阿巴泰今天带来的两白旗,普遍已经是十七八岁的少年人、和三十好几四十多的中年人。
这次再损失一半,下次强行再补充满编,至少一半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和四五十多岁的中老年人了。哪怕都是“适龄当兵男丁”,年龄也是要分出三六九等、不同批次的。
要是下次再这么损失,那两白旗也别补充了,或者干脆拉十五岁以下的小孩子、或者六十岁以上的老头、或者拉女人上战场吧。
另外,除了两白旗再次扮演了满人骑兵中受损最终的部分之外,阿巴泰嫡系的正蓝旗,也有一定损失。
阿巴泰本人亲率的那个作为心腹侍卫的最精锐甲喇,因为撤走不及,和周边绿营汉兵反水抽刀相向,最后撤离不及,被成建制歼灭,满编两千人全部被杀。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