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朱树人和史可法的封赏调动确认后,
对多铎的决战,曹变蛟等将领的战场功劳自然是最直接的,曹变蛟也因率队击杀多铎,被封了一个侯爵,算是非常难得——
此前南明朝廷只是给诸将功劳卓异者,酌情封伯爵,侯爵一直是省着捏着的,含金量还非常高。
曹变蛟封了镇江侯,不过跟镇江府封地并无关系,只是说他肃清了江防,确保江南不失,准许爵位世袭。
李辅明封了江宁侯,同样跟封地没关系,也只是领一份世禄,但爵号要子孙世减一等。
黄得功如今还是伯爵,因为没有参加江南战役,但收复了六合、扬州等地,功劳也不小,朱树人暗中给他写信,让他再接再厉,
这次多尔衮阿济格的救援清军很快会抵达。等多铎的死讯传开、这批江北清军援军知难而退,到时候就可以给黄得功贴金,把“击退江北救援清军”的功劳说得大一些,以那个理由给他封侯。
黄得功得信自然也是非常振奋,愈发卖力巡守,他已经看到一个“期货”侯爵摆在眼前了,击退清军援军立刻就可以“兑换任务奖励”,这还不可劲儿下死力?
最后,在江防水战中数次出了大力的郑成功,还主导了金山寺之战、持续半月极大牵制削弱了多铎,也算是为最重决战奠定了优势基础。
只是考虑到他太年轻,而且此前一贯是文官,还能在升官方面给他补偿,所以倒不用跟武将那样纯靠封爵筹勋。所以郑成功被封了定海伯,升其职官为兵部职方司郎中。
其他众将,也都没有封侯的资格了,但伯爵还是稍微给了几个的。
文官里面,值得一提的便是阎应元这个常州知府,因为打阻击特别成功,在最终决战前的消耗疲敌功劳比郑成功还显眼些,只是比郑成功少了江防水战的功劳,所以升赏也只比郑成功略低。
阎应元被破格提拔为苏松兵备道,负责苏松常镇四府兵备,等于是负责后世长江沿岸苏南四个地级市的江防筹备工作。
……
吏部、兵部这边的筹勋事务繁杂,一时难以尽述。
与此同时,刑部那边也在紧锣密鼓地处理大战的善后事宜,惩恶除奸的讨论当然也不会怠慢。
王铎因为带头当了汉奸投降派,最后被判处斩刑,没能逃脱历史的审判,还有一堆其他勾结之人,或轻或重都得到了正式判处,定在正月十一行刑——
朱常淓不想拖延得太晚,因为他知道很快清军的援军就会抵达江北。在清军第二波救援尝试来之前,把主要汉奸杀了,也能提振士气,统一人心。
但正月一上来就杀人,或者元宵佳节杀人,也不吉利,最后就折衷选了个刚出初十、未到元宵的日子。
钱谦益被判流放大员,但大员还没收复,就先流放到福建暂时监押,交由郑成功的一位族中武将看管。
除了己方汉奸要处理,被活捉的敌人官员武将当然更要严审。
抓到的那几个满人、蒙古贝子、梅勒额真,全部都吃了一剐,级别更低的则是磔刑或腰斩。
磔刑和凌迟是有区别的,明朝磔刑大致简化为斩断四肢后再砍头,可以近似理解为吕雉给戚夫人削人棍,刀数比凌迟少很多,不是一片片剐肉,比腰斩重,不是常设刑。
而抓获的汉人官员,最高级的当然是旗主级的张存仁了,这厮是多铎的谋主,历史上清军打下江南后,他也做了多地多任督抚,是镇压江南的罪魁祸首之一。
加上张存仁当年是祖大寿的部将,曾经是明朝武官,最后投敌,那就更要以最严厉的叛国论处。
最终张存仁被判凌迟三千刀,从正月十一一大早剐到正月十三半夜,皇帝还亲自吩咐了别拖,免得拖到元宵佳节还有血光不祥。
除了张存仁外,其他积年老汉奸没什么好多说的,唯独一个孙之獬,需要再特别对待。
原本刑部只是给孙之獬判了个刀数比较少的凌迟,剐六十四刀,主要是惩处他的“教唆多铎下剃发令,导致常镇二府数万不肯剃发的义民被清军镇击屠杀”。
但朱树人熟读史书,他也知道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