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回去的路上,张棱有些沉默。
直到下马入帐,他才突然冒出来一句:“你们整的那火炮,真有那么厉害?”
即便是张棱,亲眼见到万人坑,心里的震撼也久久难以平静。
尤其是这万人坑的主角还是以凶...
贾琏书房内烛火微明,他独自坐在案前,手中握着一封密信,目光沉沉。信中所言,乃是山东境内豪族与江南叛军残余势力勾结的进一步证据,且提及其中一人,竟是朝中旧臣赵延之子赵世昌,已悄然潜往山东,与李节度使麾下将领暗中联络。
贾琏冷笑一声,将信轻轻搁在案上,低声喃喃:“果然是斩草未除根,这些人,终究不肯罢休。”
门外脚步声轻响,平儿推门而入,手中端着一碗参汤,轻声道:“二爷,夜深了,喝些参汤,补补身子。”
贾琏接过汤碗,却未急着饮下,只是望着那微微晃动的汤面,沉吟片刻,才道:“山东那边,恐怕要出事。”
平儿微微一怔,随即轻声问道:“可是那李节度使……”
贾琏缓缓点头,道:“赵延之子赵世昌已潜入山东,与李节度使麾下将领有密信往来,意图不明。若只是豪族勾结,倒也罢了,可若牵涉军中将领,那便非同小可。”
平儿神色一凝,低声道:“二爷的意思是……李节度使可能已有异心?”
贾琏轻轻摇头,道:“未必,李节度使虽曾为先帝旧臣,然这些年一直镇守山东,未有异动。然其麾下将领若被策反,恐局势将失控。”
他顿了顿,眼神微冷:“我已命兵部调遣五千精兵,分三路北上,务必在半月内平定山东之乱。同时,命李文忠亲自前往,暗中调查李节度使是否已被策反。”
平儿听得此言,眉头微蹙,低声道:“二爷此举,若李节度使无异心,恐会激起其不满,反而生变。”
贾琏微微一笑,却无笑意:“我若不早做准备,等他们真正起兵,便悔之晚矣。”
他放下参汤,站起身来,缓步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的京城,心中却知,自己已彻底走上一条不归路。
翌日清晨,天尚未亮,贾琏便已起身,换上朝服,准备入宫觐见三皇子。
御书房内,三皇子端坐于御座之上,虽年仅八岁,却已显出几分帝王之气。他见贾琏入殿,神情肃然,低声问道:“贾大人,父皇……他……”
贾琏单膝跪地,语气坚定:“陛下已驾崩,臣已命人妥善安置陛下后事,并请太后垂帘听政,辅佐太子登基。”
三皇子眼圈微红,声音低哑:“那……那朝中局势如何?”
贾琏沉声道:“陛下临终前已命臣辅政,臣必竭尽全力,保太子登基,稳社稷。”
三皇子点点头,沉默片刻,忽又低声问道:“贾大人,你可有查到……那些人?”
贾琏一怔,随即明白他所指何人,遂道:“臣已查明,江南军械库案涉及朝中旧臣,臣已命人准备行动,待太子旨意,便可将他们一网打尽。”
三皇子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虽年幼,却已显出几分帝王之气。他缓缓点头,道:“准。”
贾琏拱手应命,随即起身,对身旁太监道:“速召诸大臣入宫议事。”
不多时,众大臣齐聚御书房,贾琏立于殿中,朗声道:“陛下驾崩,太子年幼,社稷危矣。今陛下已命臣辅佐太子登基,臣愿以死效忠。诸位大人,可愿共保社稷?”
众大臣面面相觑,虽有人心存疑虑,然皇帝尚在昏迷,太子年幼,若无强力之人辅政,恐朝局不稳。加之贾琏已掌控兵部,权势正盛,无人敢当面反对。
最终,众大臣皆纷纷跪地,齐声道:“臣等愿效忠太子,共保社稷。”
贾琏微微颔首,心中却知,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当夜,贾琏便命兵部调拨五千精兵,分三路潜行至江南,务必将那三名旧臣府邸包围,不得放走一人。同时,命李文忠率五百精兵,暗中监视朝中旧臣,凡有异动,立刻动手。
夜深人静,贾琏独坐书房,案头堆满各地密报,他一一细阅,眉头紧锁。江南虽已平定,然豪族势力仍在,若不彻底肃清,恐后患无穷。而朝中旧臣虽表面臣服,实则暗中勾结,若不趁早铲除,待其反扑,恐局势难控。
就在此时,忽听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亲信仆从匆匆入内,神色凝重:“二爷,江南急报。”
贾琏眉头一挑,接过密信,拆封细阅,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信中言道,扬州城外军械库已被彻底清查,库中所藏兵器铠甲数量惊人,且密信之中提及的江南豪族名单已查明,其中竟有三位朝中旧臣之名。
贾琏冷笑一声,道:“果然如此,这些人终究是不肯罢休。”
他沉思片刻,随即下令:“立刻命人调遣兵部精锐,连夜入宫,将这三人控制。”
仆从应声而去,贾琏则缓缓坐下,目光冷峻。他知道,自己已彻底掌控兵部,然朝中仍有暗流涌动,若不趁早肃清,恐怕迟早会酿成大祸。
翌日清晨,三皇子正式下旨,命贾琏全权负责朝中清查事宜,凡有异动者,可先斩后奏。贾琏领旨,随即下令,命兵部调拨精兵,分三路包围张元、陈景、赵延之三人府邸,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
当夜,三府皆被包围,兵部精锐如猛虎下山,冲入府中,将三人当场擒获。审讯之中,三人皆供出与江南豪族勾结之事,意图拥立新君,废黜三皇子。
贾琏将三人供词呈于御前,三皇子年幼,然亦知此事干系重大,遂下旨,将三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朝中震动,太后旧党自此彻底瓦解,朝局渐趋稳定。
数日后,江南再传捷报,探春率军击溃周党残余势力,苏州、扬州等地叛乱已平,江南局势彻底安定。
贾琏闻讯,心中稍安,然仍不敢松懈,命人继续严密监视江南局势,以防死灰复燃。
夜深人静,贾琏独坐书房,望着案头的兵部印信,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自己已走上一条不归路,然为了社稷安定,为了三皇子登基,他别无选择。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