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也是为什么明明在数千年来,中国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
哪怕是明末,因为地域的原因,因为政治的原因,没有跟上大航海时代的风口。
在那个时候明明已经腐朽不堪的明帝国,仍然在一步一步的向前行进。
而在清末之时,明明各式各样的先进技术就放在明面之上。
清国却是虚度了两百多年的时间,紧闭着国门,最终发展成了一个羸弱愚昧的怪胎。
哪怕是国门叩破,京师沦陷,清国却仍然没有发生多少的改变。
它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改变。
因为变革,意味着统治的结束。
但是。
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近代还有很远。
在这个时期。
在黄台吉领导之下的清国。
他们所走的道路,正是最恰恰适合于清国的道路。
清国,在这个时代,最幸运的一件事。
不是天灾使得明朝苦不堪言。
也不是党争使得大明内耗严重。
更不是内患使得明帝国衰弱无比。
而是他们出了一位雄主。
没有黄台吉。
清廷,永远都只会是一个割据政权,如同千年以来,关外的一个普通的游牧割据政权。
虽然黄台吉在历史上,从未攻下明朝的京师,从未真正的占据关内。
但是正是因为黄台吉,才使得清国在明朝大厦倒塌之时,积蓄了入主中原的力量。
陈望紧握着望台的栏杆。
他的手正不自觉的轻微的颤抖着。
一种难以言喻的重量积压在他的心头。
天下的命运,此刻,正沉甸甸地落在他的肩上。
难言的愤慨之情从陈望的心底深处缓缓的升起。
那股情绪并不是属于他,而是潜在在心底的深处刻骨铭心的痛楚。
属于这副身躯原先的记忆而衍生出来的情绪,
“辽东!辽东!"
亲族家眷被残杀,世世代代所居住的地方被占领。
火光中的家宅、惨死的亲族、世代耕耘的土地在铁蹄下沦陷。
被迫离开故土,一路颠沛至广宁的万般屈辱,如同尖锐的碎片一般,骤然刺入陈望的脑海。
那份恨意,那份怒火,如此炽烈,灼得陈望的喉间发烫。
迎着凛冽的朔风,感受着身躯传来的寒意,陈望沙哑着声音,缓缓道。
“应旗。”
心底之中所有的情绪,在这一刻被他尽数压在了心底的最深处。
作为一军的主将,他必须要保持着一刻清晰的头脑。
靖南军中军望台之上,赤红色的大纛在风中摇曳。
高亢的天鹅音随之冲霄而起,并迅速蔓延至整个战线。
自西侧八蜡铺至东端桥河集,连绵近十里的战线上,成千上万面赤色旗帜次第升起。
地平线上霎时间只见一片耀眼的鲜红。
而这一切。
也被此时正居于前阵的黄台吉尽收于眼底。
黄台吉骑乘在战马,他的面色潮红,神情疲惫。
他的心中存在的不安以及身体上的不适,此时全都已经被他压在心底。
多年征战磨练出的坚定意志,让他在这样的场景之下仍然保持着镇定。
黄台吉缓缓的举起了右手。
辰初正刻。(7:00)
清军出阵。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