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一十七章 纳妾  初唐峥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腊月二十九,距离除夕只有两日了,朱家沟上下一片欢声笑语,多见彩带飞扬,还传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不过这个时代并没有婚嫁放爆竹的传统,而是因为恰巧即将新年而已。
    而且这个时代也没有实际意义上的爆竹,只是用长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爆破之声而已。
    虽只是纳妾,但李家给出了足够的尊重,并不只是一座小轿从侧门抬进去就算了,虽无六礼,却也办的热热闹闹,特地请了凌敬为媒人。
    朱氏也不反对儿子纳妾,更何况她也知道,如今儿子地位已经和去年天差地别,虽然面前还碍难重重,但日后娶个高门贵女并不是奢望……只不过,要等。
    流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李善大手一挥,也不顾家里库房的钱够不够用,在晒谷场摆开了流水席。
    一个个居然还上来灌李善酒,结果一个个被李善反过来灌的头晕眼花……弄出这种清如水的白酒,对今天的李善来说,最方便的是能换!
    这一次,用的是比白色陶罐中酒液略微度数低一些的白酒,但饶是如此,晒谷场上也多的是醉倒的青壮。
    “卖的就是这种酒。”李善低声解释道:“用黑色陶罐,瓶身上点缀梅花状,价格算不上贵,和三勒浆差不多。”
    “长安名酒,就数三勒浆最贵。”凌敬哼了声,“上面没有诗文?”
    “呃,也有两句。”
    凌敬笑道:“又是在岭南听闻的?”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善干笑两声,“毕竟两壶酒,独酌无趣。”
    凌敬品了品,叹道:“可有全篇?”
    “全篇有点长……”李善眨眨眼,这是他很确定不会被人抓个正着的……李白离出生还早着呢!
    嗯,在无法通过查阅诗集来判断脑海中存货应不应该放出来后,李善将目标对准了那些肯定还没出生的诗人。
    比如李白,比如杜甫,比如白居易。
    不过杜甫的诗用典比较多,而且太过沉郁,和李善的年纪不太符合。
    白居易的诗浅显易懂,但在唐初显得格调不高。
    所以,李善将主要目标对准了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凌敬亲眼看着李善将这首诗誊抄在纸上,喃喃吟诵了几遍,叹道:“一人独饮,邀月同饮,看似行乐,实则孤邈。”
    “你小小年纪,何来如此感慨?”
    李善咳嗽两声,“不是小侄之作,这是在岭南……”
    “罢了,罢了。”
    看凌敬面无表情的转身离去,一旁磨墨的小蛮好奇的问:“郎君,凌先生这是……”
    李善有点歉疚,自己毕竟是个学医的,虽然喜欢诗词,但并不知道这些诗的分量……想想也是,自己背的那些诗,哪一篇不是流传千古的名作。
    显然,原本还在琢磨要不要代笔的凌敬,被打击的有点狠。
    凌敬现在也算想明白了,一旦这货有什么不好解释的……全都推到岭南那边去。
    其实,苏母曾经私下旁敲侧击过,李善在岭南……绝没有碰见过孙思邈,更别说拜孙思邈为师学医了。
    哎,以后还是少人前显圣吧,李善心想,这不符合自己苟一段时间的行事方针,而且存货就那么多!
    不过,虽然选中了李白,但这位仁兄的诗明显不太适合用在进士科考场上……不然这货历史上过的那么悲催呢。
    李善到现在也没决定到底用哪首……不过决定用首长的!
    反正在他的思维模式中,写的长些……应该代表水平高些。
    应该是这样吧?
    《将进酒》?
    这个好像不太适合用在考场上吧,考卷上看到什么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看到什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除非评卷的也是个老酒鬼。
    《蜀道难》?
    自己压根没去过蜀地,别人问起来怎么说?
    《梦游天姥吟留别》?
    罢了罢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你还考什么科举!
    李白的诗都这破德行,后人听起来觉得肆意洒脱,当时的人读起来……换个人吧!
    《琵琶行》?
    看似叙事,实则讲情,和自己人设差的有点大。
    《长恨歌》?
    这个还是算了……杨玉环现在还没出生呢。
    琢磨了好一会儿,李善不再考虑了,到时候再说吧,现在得做正事!
    一进门,周氏就紧张的从床沿上站起来,先屈膝行礼,然后上来帮着李善褪下皮袄大衣,一旁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