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50、滕王阁序完结  活着全网黑:死后你让我成为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作者无论是状绘天贵胜景、滕阁盛况,还是叙抒人物的遭遇情绪,都能洋洋洒洒。
    展转生发,极成功地运用了铺叙宣染的方法。
    譬如在说明天贵的“人杰地灵”时。
    一气铺排了十四句,从历史人物到现实人物、从文臣到武将,不厌其多;
    写登临滕王阁远望的景象,则沙洲岛屿、山岭原野、河泽舟舸、宫殿屋舍、眼底之物,一一叙来,不一而足。
    而这种铺叙,又是在对比之中进行的。
    这就使文章一波三折,跳跃起伏,回环往复。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弦管、纤歌、美酒、佳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四美具,二难并”,这是盛况空前的宴会。
    相形之下,“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天才沦落,迷茫落拓,又是何等的悲凉。
    这是人物境遇上的对比。
    文中还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是地域上的对比;“逸兴遄飞”与“兴尽悲来”,是情绪上的对比;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
    是怀才不遇和喜逢知己的对比。
    这种色彩强烈的映衬对比,在揭示人物的内心隐忧,烘托文章的主旨中心方面,能产生相反相成、鲜明晓畅的艺术效果。
    对偶工整,用典恰切。
    全篇中除了“磋乎”、“鸣乎”、“所赖”、“云尔”等叹词、语助词外大部分都是四字一语和六字一语的对偶句。
    这中间有的是单句对,如“云消雨弄,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
    有的是复句对,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还有的是本句对,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中,“襟三江”与“带五湖”对,“控蛮荆”与“引瓯越”对。
    再如“腾蛟起凤”、“紫电青霜”、“龙光”、“牛斗”等也都是本句对。
    这种对偶句不仅句式工整匀称,而且错综多变,读来节奏明快,整齐和谐,铿锵有力。
    文中多次出现的典故。且都用得恰当贴切,非但没有冗赘晦涩之感,还使文章显得富丽典雅,委婉曲折、情意真切。
    ……
    化静为动,以物拟人。
    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客观静止的事物写成富有动态之感,这是《滕王阁序》的又一特点。
    作者善于选词炼字,活化物态“飞阁流丹”、“层台耸翠”,只因了“飞”、“流”、“耸”诸字。
    巍峨的楼阁便腾飞起来,殷殷的丹青竟汩汩流淌,层叠亭台上的翠色也高高耸出。
    静物变成了动物,确有画龙点睛之妙。而洪州古城,也只因“漂”、“带”、“控”、
    “引”,变成了一位裁“三江”为衣襟,摘“五湖”作衣带,近则制“蛮荆”,远则接“瓯越”的巨人。至于如“星驰”般的“俊采”。
    “如云”的“胜友”,更是灵动活现,气韵不凡。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
    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起承转合。
    一般来说,二字句用于抒情。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个话题的开始或转折。
    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四六句或六四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分。
    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
    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等,一句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间又平仄相对。
    如此讲求音律,又不影响意义表达,写出来的句子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
    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青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
    这样,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
    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
    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