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一章 溯勾线(下)  星辰之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对罗南来说,最现实的也最必要的就是:

    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试错的机会。

    “远方”的善隆大祭司说:人心只是法理之一枝,观照人心的手段很多,可窥见真实宇宙物性法则的机会,最是稀缺。前半句,与罗南的认知是相同的;至于后半句所讲的“稀缺”机会,应用到地球这一方时空,应用到“开垦团”治下的“外地球”,是怎样一番模样,仍是大有可研究之处。

    “诸天神国”版本的“三层一区一域”概念,也有很多待研究的细节。

    比如,这里虽然区分了“法则层”“过渡层”“物质层”,可里面除了“物质层”以外,“法则层”“过渡层”都没有独立存在,都是观察者、操纵者主观区划、约定俗成的概念,又在长期演化、干涉过程中,以近乎客观的方式呈现。

    在大能者看来,它们都是混化在一起的,“物质层”是根基,其余的,甚至可以包括渊区极域,都是后天作用的结果,只通过法理逻辑区分。

    相关层面,认知和能力不到,就观测不到、触碰不到。

    高下之别,由此而来。

    这时候就看出,从生灵自身的角度讲,“过渡层”另一个称谓、被“诸天神国”否定的“核心层”概念是有道理的:绝大部分生灵,终其一生,也不过只能在“核心层”和承载这一区划的“物质层”一小片区域生活,甚至都见不太分明。

    到罗南这个层次,也没有观照通透。

    根据从元居见习祭司梦中获得的信息,结合罗南自身实际,大概能得出结论:以前他的“纯粹观察”,包括“开发者模式”,大概就是触碰到“三层一区一域”各一部分,“开发者模式”那“幕布长条”层叠的场景,大概就是这一方时空法则建构概况。

    极域不提,地球这一方时空的渊区也没有任何法度可言。剩下的精神层面,“内外地球”当下的局面,都等于是“梦神孽”或“幻魇之主”造作的结果,当然也就体现为祂的“破烂神明披风”。

    再往底层去,罗南的感知仅到“物质层”表面为止。

    真实宇宙的物性规则体系,本身藏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下,受限于观察广度和精度,以及观察本身带来的影响,形成了几乎不可逾越的信息壁垒。直接观照并获得相对精准的反馈,几乎不可能做到。

    哪怕是神明,强行去做,就算做到了,频繁如此,支出和收益也不成正比。

    所以,自古以来,起码是“诸天神国”成气候以来,观照真实宇宙“物质层”,都是按照之前框定的模式,借由历代古神、新神观察干涉作用的“通路”,或者干脆就是总结的法则规律,大致为之。最多就是每隔十个甚至上百个千年,或者出现“宇宙级”特殊变故的时候,花大力气重新测定物性变化,调整校准。

    正因为如此,善隆大祭司才说,在元居那个层次,借用“诸神法眼”才是观照真实宇宙物性法则的唯一手段,实在是这一整套“观测模具”,都握在“诸天神国”这个档次的大能者手中。

    “诸神法眼”的话,罗南肯定是不会。

    那玩意儿的应用法理,元居见习祭司的梦中给出了清晰答案:需要在渊区立以“神国架构”,匹配对应的观照手段,使构造、法理同出一脉,借渊区产出的“法则”之力,层层影响“法则层”“过渡层”“物质层”,才能成功。

    这纯是应用之法,没有了“神国架构”及其对应的观测模具,怎么看都没可能实现。

    单看理论,让人望而生畏。

    可如今,罗南已经是个顶现实的家伙了。

    遥望这种看上去暂时难以触及的领域,他想的是:渊区我能够到,观照模式的话,我的“纯粹观察”也还可以。哪怕有点儿山寨的意思,为什么不试试?

    所谓“神国框架”,等而下之,不就是要在渊区搞一个“永固构形”么?

    罗南是没搞过,可那是没必要,真要想做,也不困难。

    还有,“诸天神国”对应的是“诸神法眼”,到罗南这里,“绝对观察”对应的应该就是“格式论”了。其正四面体及内切外接圆球架构是简单了点儿,可怎么说也是天渊帝国推举的“原初范式”之一,根子上还是很扎实的。

    最多再借一下“魔符”的力量。

    因陋就简,试试又不会死人。

    于是罗南就试了,一试就成功了,起码有点儿意思……还有点儿小惊喜。

    罗南最初的实验肯定是在“内地球”,那才是他的领域。

    至于“外地球”,罗南担心在这边渊区搞事儿,会被“开垦团”的渊区监控系统捕捉到,顺手再砸个核弹下来。可之前他在外海专门试验一番,或许是那“原初范式”结构太简单,没什么波动,也没有什么加成,在渊区铺设完毕后,对面竟然毫无反应。

    最外围象征“天地格式”的“外接圆”,仿佛与渊区风暴湍流同化,却又辟出一方狭小空间,稳定又虚缈。倒似“纯粹观察”的特质,反过来刻印在了渊区之上,成了一个不会惊动任何人的“小透明”。

    由“乌沉锁链”牵着的“魔符”投影在其中,在“正四面体”和“内切圆”中来回穿梭盘转。

    就这样,基本条件便满足了。

    随着渊区永固构形与“纯粹观察”模式完成配套,最重要的还是罗南有关该领域的认知空白得以填补,真正明确方向,加以运化,虚空中仿佛是有闷雷响起。

    连续三声,由虚而实,由弱而强,只在罗南感知层面鸣动,代表着“法则层”“过渡层”“物质层”的感知禁锢次第解开。

    尤其是最底层的“物质层”,在这一刻好像崩碎了。

    罗南感知所及,万事万物都变得“粗糙”起来,那些灯红酒绿中的名流,无论是大佬官员,还是名媛贵妇,身上仿佛生长出无数的毛刺勾线,还有建筑、车辆、船舶,乃至承载它们的大地、海洋,隐隐约约都有勾线从中生发出来,有些彼此打结、彼此吞没,还有的则投入到无尽虚空之后。

    这些“毛刺勾线”与罗南已经熟悉的“开发者模式”下那些大致归拢的规则幕布、与“祭坛蛛网”铺设开来的人心网络充分交织互锁,甚至还分出主干侧枝杂叶绒毛之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复杂……但也勾画得更为规律,形成了奇妙的整体轮廓。

    这可以说是“法则”,是多层多类多维度力量共同干涉作用路径的直观显化,它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