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分到新院子的三家人,意外与欣喜并存,院子里的布局和条件比他们自家都要好。
家具和厨房用品一应俱全,难得一见的琉璃窗,更是让众人欢喜不已。
特别是常年做绣活儿的万苗氏,坐在窗下晒着暖暖的太阳,光线充足不伤眼睛,也不受日晒雨淋。
宽敞整洁的院子,一下子戳中这个女人的心,被雪狼吓得胆怯的人马上喜欢上这里。
楼上的木质阁楼,最得各家小孩儿喜欢,纷纷嚷着要睡在阁楼上。
…
陆明站在半人高的院墙前,将谷中情形尽收眼底。
收割一空的田地,只有少部分种上蔬菜,成群敞放的鸡在收割后的地里啄食。
牛、骡和鹿,也在地里啃食收割后发出的秧苗。
“爹,这里真好,连鹿都有。
就是不知庄稼的产量如何,要是能有块地种就好了。”
陆通也站到院墙前,收拾家务的琐碎事自有他娘和媳妇管。
“堡主说了会每家分一块菜地,想多种就自己去找堡主。
总有适合你的活儿干,你肩负着养家的责任。
爹相信你能做到最好,别忘了每天晨起的锻炼。”陆明语重心长地道。
“堡主虽然年轻,但他是个有大本事的人,爹一身的本事都已传给你。
平日里勤加练习,做人也要机灵点儿,别自恃有一身功夫就不将人放在眼里。”
“爹,我会的!
堡主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也很具有迷惑性。”
爷俩在这儿谈论着紫玉,另两家人也在谈论相同的话题。
孤注一掷三家人,可以说是赌上全副身家跟紫玉走。
因为他们谁也不知道,将要到的地方是怎样的。
仅凭紫玉的三言两语,虽当时有心动,但真正上船后,他们的心都是悬着的。
上船那一刻起,命便捏在紫玉手中,生死都是由他说了算。
真正到了地方,他们才知道这里比紫玉说的还要好。
安心留下的三家人,也从这一刻融入大夏堡的生活。
当看到陆续送进院子的米面粮油、鱼蛋菜、木柴等物品时,一众人更有了归属感。
生活所需物品送到,三个当家男人送走没有多打扰的盛管家等人。
勤快的女人开始在院外的木水槽内打水洗涮,准备晚食。
女人对于家门口,就有干净的水源更是满意。
炊烟袅袅升起,与山中环绕的雾气相辉映,山谷如飘渺在半空的仙境。
…
木楼主屋正厅,洗漱一番的紫玉坐在玫瑰椅上,听柳叶汇报堡里的事儿。
“少爷,棒子全挂在粮仓内,红薯亩产2800斤,菽豆亩产300斤,棉花亩产260斤……”
柳叶捧着个账本,一一回禀着地里的收成,最后才提到坎儿村的事儿。
“沙大郎送过来的稻谷1500斤,小麦1200斤。
红薯比较多,院子一时放不下,便暂时没让他们送过来。
不知少爷对那些红薯有什么安排,明日着人去坎儿村一趟。”
“明日让盛学林带上堡里的壮丁,跑一趟坎儿村拉回来。
冬季的红薯不好保存,得换一种储存方式。
给坎儿村分100斤棉花,让他们明年自己种,回来的时候把沙大郎叫上。”
紫玉一直没去坎儿村,觉得有收成送回已算不错。
毕竟那边的条件,无法与山谷相比。
“还有,以后坎儿村的事,让你家老大负责与沙大郎交涉。
有什么不懂的,让他问盛管家去。
坎儿村连接着大夏堡唯一的出山路,那里的安全不容马虎。
五日后,堡里的文武学堂开课,愿意学的都去听听。
其他的事,还是按去年的规矩来。”
汇报完府中事务的柳叶,不再多做停留,送进院的货物还需她亲自过目。
…
晚食时,紫玉与洪飞扬、铁蛋、盛兴、陈大同桌。
柳叶与绣娘、丫环等人一桌,两张桌子中间隔着一扇镂空屏风。
“外面的情形不好,洛口城破,常胜将军和部下全部阵亡。
白云国兵士节节败退,难民大量南下。
江府水灾,朝廷四处征兵,这一场仗不知要打到何时。
我们要做的就是保全自己,在这片大山中休养生息。
不易保存的红薯,全部做成粉条或红薯干,鱼干的制作也要提上日程。
两天后,组织人手进山秋猎、打柴,为猫冬做准备。
从今儿起,夜暮降临时两道大门准时关闭,全都通知下去不许乱跑。”
紫玉一席话,让没出山谷的人愣在当场,他们脑中只记住几个字。
城破—常胜将军亡—兵灾—水灾。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