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赵军、王长海走出院子时,就见王彦双一手拎着一个三角兜往这边跑。而徐国良赶着爬犁,就停在不远处。
“爹呀,找回来了。”王彦双说话时,脸上都见汗了,而王长海嘴里仍骂骂咧咧的。
“你给我拿来吧。”王长海伸双手,两把夺过两个三角兜,并狠狠地瞪了王彦双一眼。
“六姥爷、四舅,咱赶紧上屋吧。”赵军招呼二人进屋,也算是给王彦双解围了。
三人又走进赵家大院,王长海忽然抬起左手,用拎着的三角兜指向西院,问赵军道:“那是李大明白他家吧?”
“啊?”赵军一愣,算上重生前,他得有二三十年没听人提过这外号了。
四十年前的永安林区,还没有永安这个名字呢,当年这里被人称为十八道岗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四十年前的十八道岗子有四大名人,堪比赵军前世的永安四绝。
这四大名人分别是王大巴掌、赵大柱子、李大明白和张大脑袋。
这四位说起来还都不是外人,其中王大巴掌、赵大柱子和张大脑袋,拿都不用说了。
而李大明白不是别人,正是李大勇的父亲。此人自诩十八道岗子第一读书人,号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鸡鸭鹅狗。
三人说话就走到了屋前,赵军拽开房门让王家父子先进,并喊了一声:“妈,家来客(qiě)啦!”
“哎!”王美兰应了一声,她拿着刷过的茶缸,到靠墙的桌子前,准备给来客倒水。
可就在这时,她听身后有人道:“兰子。”
王美兰只要不傻,就知道这是招唤她的。而在王美兰的印象里,自从她妈去世,就再没有人这么叫过她。
王美兰回身,只看一眼那走进屋来的老头儿,王美兰瞬间愣在了原地。
“兰子。”王长海又唤王美兰一声,然后问道:“还认不认识我啦?”
“六叔!”王美兰瞪大眼睛,惊喜地蹿到王长海身前,双手抓住王长海手臂,激动地再喊:“六叔!”
“哎!”王长海乐呵地应了一声,能看出来老头子是真的很高兴,乐得满脸都是褶子了。
“兰子。”这时,跟进来的王彦双也喊了王美兰一声,而王美兰看他一眼,依旧惊喜地道:“四哥!”
跟王彦双说话的时候,王美兰仍抓着王长海的胳膊,然后招呼二人道:“六叔、四哥,赶紧上炕!”
刚才王美兰一喊六叔,张援民、李如海就从炕上起来了,张援民捧着逗猫棒,就是像太监捧拂尘似的。
而李如海怀抱小猞猁站在一旁,二人一兽八卦地看着人家认亲的场面。
王长海并没上炕,而是把炕桌装烟叶子的小筐推到一边,然后将自己拎来的两个三角兜放在了炕桌上。
三角兜兜口两侧各有一带子,装上东西以后,这两个带子系个十字花的扣,然后就能提着、拎着了。
王长海解这个扣的时候,王美兰已经给他们爷俩倒上了水。
王美兰一回头,看到王长海、王彦双都没上炕,他连忙招呼道:“六叔、四哥,你俩赶紧上炕啊,完了给外头那棉袄脱下来暖和、暖和。”
这爷俩坐爬犁来的,这一路都冻透了,棉袄上全是凉气。
“兰子。”这时,王长海已将一个三角兜解开,从里面拿出一个很大黄油纸包。
老头子手托着黄油纸包,冲王美兰笑道:“你看六叔给你拿啥了。”
说着,王长海把那纸包放在炕桌上,动手将其打开。
王美兰凑过来看,赵军、张援民、李如海也都抻着脖子,想看那老头儿给王美兰拿的是什么好东西。
等王长海把黄油纸包打开,众人看到里面是一根根麻花。
王长海拿来的麻花,和外面卖的炸麻花比,它要细得多,也要小得多,一看就是自己家炸的。
看到这麻花,赵军三人有些失望,而王美兰猛地抬头看着王长海,很肯定地道:“这是我六婶儿炸的!”
这时,王彦双已将另一个三角兜打开,同样拿出个很大的黄油纸包放在炕桌上。
王长海没把这个黄油纸包打开,而是轻轻拍了它一下,道:“兰子,六叔来,啥也没给你买,就给你拿两包麻花。”
“兰子。”王彦双在旁边道:“我妈说了,你就愿意吃她炸的麻花。”
听王彦双这话,王美兰低头看看麻花,又抬头看看王长海。看着王长海的面容,王美兰记忆里略微模糊的父亲面容,此刻变得清晰起来。
王美兰眼睛一热、鼻子一酸,抬手一捂嘴和鼻子,紧接着便低下了头。
“妈!”赵军吓了一跳,紧忙从兜里掏出两张卫生纸,上去递给王美兰。
“兰子,这干啥呢?”王长海见状,用手背轻轻碰了碰王美兰肩膀,道:“你要这样儿,六叔可走了啊。”
王美兰闻言,使卫生纸擦了下流在脸上的泪水,然后劲抽了下鼻子,抬头看向王长海时,王美兰伸手拉住老头子胳膊,道:“六叔,你快上炕暖和、暖和。”
说完,王美兰起身,对李如海道:“如海呀!”
一看王美兰起范儿了,李如海连忙上前一步,应道:“大娘!”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