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我都快死的人了,还在乎什么名誉?我只在乎能不能为帝国保留元气,我只在乎能不能干掉拜蛇教……阿迦松,能让人民安居乐业的皇帝才有名誉,我只不过是个补锅匠而已,我只希望临死前能再补一次这个锅——这就是我的命运。”
马略皇帝将怀里的头盔递给了身后的阿琳娜,撑起身来开始赶人:“行了,就这么办,这次我打算独裁……阿迦松,送李昂回去吧,我和露西安娜还有话要说。”
马略是阿琳娜的义父,这年头义父等于亲爹,人家父女二人要说话,外人当然不能在旁边掺和。
李昂和阿迦松等人都退出了军帐。
在送李昂回去的路上,阿迦松一直心事重重,满脸都是焦虑。
“李昂陛下……”
在将李昂送到巴克斯大军营地之外后,阿迦松停下脚步,问了李昂一个奇怪的问题:“如果……如果马略陛下过世了……您会怎么对付巴克斯帝国?”
阿迦松毕竟是跟了马略皇帝二十年的将军,他了解马略皇帝,他也知道马略皇帝是要用自己的命换来所有巴克斯人对拜蛇教的坚决抵制。
他之前担心的并不仅仅只是马略皇帝的生命和名誉。
他还担心,马略皇帝死后,巴克斯帝国会怎么样……
他相信马略和李昂肯定能联手覆灭拜蛇教,但在解决了拜蛇教之后呢?
在那之后,巴克斯帝国还有谁能面对李昂这样的对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昂沉默了一会,反问阿迦松:“没有了马略陛下的帝国,还是你心中的帝国吗?”
“……我不知道……”
阿迦松想了很久,最终摇了摇头。
“阿迦松,能让人安居乐业的帝国,才是马略陛下想要的帝国。如果马略陛下过世之后,你们做不到这一点,那么,我就会帮马略陛下达成这个愿望。”
李昂拍了拍阿迦松的肩膀:“这就是我的回答。”
阿迦松无言的站在原地,抬头望着天空。
天上落下的绵绵细雨浸湿了他的眼睛。
……
潘德历358年8月8日,塞伦之战爆发。
巴克斯帝国皇帝马略·盖乌斯陛下,以古时候君子约战的方式,向新潘德王国国王李昂·格里芬陛下邀约决战。
翌8月9日,新潘德王国国王李昂陛下亲率骑兵冲阵,一马当先冲入巴克斯军阵,新潘德王国士气大振,以劣势兵力大破巴克斯帝国。
10日,巴克斯帝国皇帝马略陛下在战败后向新潘德王国求和。
新潘德王国国王李昂陛下礼节性的参加了和谈,对病重的马略皇帝表示了慰问,但拒绝了求和的提议。
据称,马略皇帝试图以大量粮食换取李昂陛下退兵,但李昂陛下说“粮食我可以自己去取”,随后便起身离开了。
但这次和谈有些特别的是,两位君王是在马略皇帝的军营中谈判的——当时马略皇帝病重,行动不便。
新潘德王国的李昂陛下只带了几个随从,便深入敌营与敌国皇帝见面,可谓胆气过人,堪称豪勇之士。
而马略皇帝在战败后局势不利的情况下,却没有扣留谋害李昂陛下,可谓信誉卓着,堪称君子典范。
两位帝王都是值得钦佩的当世豪杰,塞伦之战与两位帝王之间不成功的和谈都是真正的贵族表率,必将被各国铭记。
——这是潘德大陆各酒馆和贵族们口中正在流传的话题。
不出意外的话,各国的史官也会按照这个版本来记录此事。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关系到两个帝王的历史更是如此。
当初的乌尔里克,在史料的记录中也是‘孤身面对强敌英勇战死’——墓志铭上也是这么刻的。
而史料大概还会记载,李昂在塞伦之战取得大胜后,率领大军继续南下,一路挡者披靡未逢敌手,以破竹之势攻入了巴克斯帝国的文化中心博识城。
史料还会记载,刚被李昂释放的贾斯特斯总督无法阻止李昂夺走博识城的存粮,只是由于光辉骑士团的存在,李昂才没有攻占博识城。但马略皇帝也没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只能继续南撤,整个巴克斯东部全都暴露在新潘德王国的铁蹄之下。
至于沃尔汶堡领主里穆斯克叛国投奔新潘德;阿美拉堡领主高卢斯兵败身死,城堡被诺多精灵占据,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小事了,不值一提……
……
十天后。
潘德历358年8月20日。
李昂已经带着部队来到了阿美拉堡。
阿琳娜此时已经不在李昂身边了——她留在了马略皇帝那里。
这是必然的,她要陪她的义父度过最后的时光。
李昂带到阿美拉堡的部队有两千人左右,包括由白银之手与自由军团组成的新潘德第二军团和他的诺多卫队。
其他的部队全都分兵派往了各个地方。
之所以白银之手会被划为第二军团,是因为新潘德第一军团其实就是最初的士官部队以及长河速运中的镖师们——这是最早的班底,李昂的军团番号只是按部队的建制时间来的……
第一军团的编制也已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