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19章 北伐出征  简行诸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谢琰看着谢玉几分成熟的黑了些的长相,又长了一节的个头,还有些宽了的肩膀,和络腮软胡,感慨了一声“长大”了。
    而褚莹想法是这家伙又丑了,还长这么多胡子。
    对胡姝娘来说,不时偷用自己手隔开些和谢玉的贴近距离,真的开始吸气吃力,最后不得不用压箱底的缩胯秘术应对。
    胡真娘,又暗骂谢玉说话不算话。
    唯有谢放,一如既往的鄙视下谢玉,目中无人。
    在谢玉递金安丰伯帖子,被大夫人拒绝后,谢玉也没在金陵城多停留,采买一些金陵城时鲜的物品房礼物,又返回浚遒庄子上。
    转眼时间已是天顺三年四月,原田里的苜蓿已经收获,谢玉让粟先生根据玉米种子数量帮忙指导种下三百亩玉米。
    而番薯看须成活,谢玉采用块状育苗法,所育养新苗已足够种八百亩了。
    相对来说白叠棉田不多,勉强只有十亩。
    再其他的田,种和和别的农庄一样的粟米、高粱,谷稻,人多力量,谢玉又亲手锻造成批不过两三炼农具后,很快都种植完成了。
    至于原先收获一季苜蓿,得丙吉少监帮助,还是专卖给了庐江军马场,收获一笔银钱外,还得到庐江马车三十余匹“伤退老马”。
    马匹有三等,一曰战马,二曰骑乘,三曰挽马。
    骑乘的马匹市场的还有卖,能训好上战场的马匹,市场上基本没有出售。
    也托谢家和内承旨府的关系,谢玉花费了不少高价,才得了这三十余匹战马。
    另外士卒甲子,在谢玉努力下,基本也配置完全,虽多简易两裆铁丝串的甲片的简易两裆铠,但上了战场有甲和没甲真完全是两会事。
    再说谢玉所带只是相当于乡兵的千余名“义兵”,配置太好甲衣你让人家怎么看。
    当然了,那八十余军官团,穿的是比谢玉差一点青黑鱼鳞甲,且都是谢玉亲手所制。
    当然谢玉亲手制的武器也不少,在铁砂充足下,纯铁弩箭,弩车箭矛,铁枪,麻扎大刀,环首刀,大斧,瓜锤,铁锤,都备上了。
    更别说,加了牛角的四石、六石、八石大黄弩,四百架,战弓二百张,弩车三十架,驽马青骡车架两百。
    年后这三个月谢玉真是一天都没歇着,总算等到了梁国大军正是北伐的日子。
    大军北伐分东中西三路,其中中路、和西路大军过水路都将经过浚遒县滁河段。
    和原身记忆中的一样,中路大军人十二万,号称三十万,多中央主力精锐。
    西路偏师因可能面对西侧胡人骑兵骚扰,五万,号称十万,有少量中央精锐和西南州兵组成。
    东路偏师,人数三万,号称八万,主要力量是水师部队。
    然后,谢玉发现自己真该履职那八十里的水上巡检职务了。
    丰水期的到来,加上北伐的开始,从南而北的北伐军队多乘船北行。
    如此,谢玉在水段巡检任上,直忙到七月,前方大军,尤其中央禁军的中路一脉,可为凯歌常奏,听说已经打穿彭城地区,谢家的谢放在战场上小有名气,听说军职官位已经生了几级了。
    而谢玉这段时间,只能在值守下班后,在自建房木工房中玩玩木匠活,组装改进偏厢车,或在自建铁房中打制兵刃,现在庄里虽不知知道自家公子的,木匠、铁匠活又快又好的一绝。
    好在七月后,在林家安排谢玉,加上前线友好节奏,总算如了谢玉的意。
    让谢玉加入西线偏师,而不是谢放所在中央主力禁军部队。
    守着林场,有烘房情况下,又请了船匠后,谢玉自然也制不少中小型的运兵船、趸船。
    不用麻烦朝廷调遣,谢玉装了充足的自制军械弩箭,粮草,尤其黑豆。
    一千三百义军军力登船出发,和谢家关系不错西线副帅点检兵力。
    竟发现谢玉还真组织一支不次于一般州兵的精良部队,加上谢玉争取,在这名副帅的同意下,谢玉得到了镇守西路军和中路军交界“盱眙”这个淮水北岸县城的机会。
    选这里,除了原身在这里服过苦役,知道些情况,可有类似“开卷考试”的机会。
    再有,这里虽对原身记忆来说很危险的小队胡骑出没,反对谢玉来说这可都是军功。
    作为“开卷”报答,谢玉正驻扎盱眙后,又招了上浅军杂兵杂役,其中优先从苦役营中选调,也算弥补了不少原来记忆中的许多缺憾。
    然后,就是开始大批种植黑豆,当然不是那种精耕细作,而是在战事起来后不少土地撂荒后,谢玉让军中马队出击,既是播撒黑豆,也是训练骑术。
    盱眙这片雨水阳光都不缺,土地肥沃,黑豆一撒就能活。
    至于种子问题,更不用担心,谢玉初征,后勤军粮中一半都携带黑豆。
    时间到了九月秋高气爽,是开始收获的季节。胡人粮食不足,开始安排小规模骑兵南下快尽快出,争抢粮食。
    而盱眙这片黑豆种植区,立刻吸引了不少小股胡骑的注意。
    而谢玉原先一千三百煤矿子弟兵,加上新收一千杂兵杂役,终于将迎来自己成军后初战。
    这个月谢玉也没闲着,各种型号的偏厢车、四轮的、两轮的谢玉又打制不少,可惜好像畜力不够的样子。
    如此,大军交给粟先生监领。
    而谢玉却在成群松雀鹰监视下,领着三十余人的马队,单独出击,每次出击,基本无损失的情况下都大有收获。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