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想跟大黄一起去  轩辕新明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南下增援的队伍虽然只有两千多人,但出发的时候,还是显得声势浩大。

    庄寒天和白可爱带着队伍,从军校校场出发,沿着杭州城的中央大街一路南下,出了凤山门,到钱塘江边的码头,然后换乘船只,前往萧山,再改走官道去诸暨。

    鲍婧陪着邹氏,一路送到了城外码头。邹氏固然是哭哭啼啼,鲍婧心里也十分不安,毕竟林玉龙是自己从小看到大的,现在这么年纪轻轻就要去前线,不得不再三嘱咐庄寒天,在路上要照顾好林玉龙。

    庄寒天依旧是嘻嘻哈哈,说自己是吉人自有天相,林玉龙跟着自己一定安全。鲍婧也不好多说什么,只管揶揄庄寒天是傻人有傻福。

    号令一响,船队出发,鲍婧站在岸边,不住地向着船上的庄寒天和林玉龙挥手,邹氏又是哭得稀里哗啦。

    等回到永宁宫,发现毛渊明正坐在办公室里发愁。

    “林樱呢?”

    “女子学校那边有事,派人来叫她过去了。”毛渊明双手捂着茶杯,心不在焉地答道。

    “对了,你怎么不去送送庄寒天呢?”

    “我昨天晚上跟他吃过饭了,今天就不去了。一早上忙到现在呢。”

    鲍婧歪着头打量了一下毛渊明,说道:“一早上忙啥呢?”

    毛渊明轻轻叹了口气,从书案上拿起一张纸,伸手递给鲍婧。

    鲍婧接过纸,略看了一眼,又重新递还给毛渊明,皱着眉说道:“这竖着写的繁体字,我看不进去,你就说是什么事吧。”

    “这是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写的奏折,大意就是应该趁着耿精忠背盟的机会,讨伐耿精忠这个逆贼,早日拿下福建全省,壮大实力。”

    鲍婧听完,走到自己的书案背后坐下,问道:“和耿精忠开战,现在能打赢吗?”

    “当然不能啊。”毛渊明苦笑着说道,“这完全是书生意气纸上谈兵。”

    “那你别理他不就是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前线的事情还不是绍宽和刘国轩他们说了算。”

    “这我知道。只是这些书生就是这样,动不动群情激昂,聚众要挟。给你看的是黄百家这一份,你看……”毛渊明指了指自己的书案上,“这么厚一叠,有李文胤的、万斯大的,还有……”

    “这些人不懂打仗,为什么对打仗这么多意见呢?”鲍婧有些不解。

    “这是我大明的传统技能了,仗还没打赢,文官先开始撕逼。”

    “那就别理他们。还嫌我们不够忙吗?”

    “不理还真不行。这些人是士林领袖,没有他们帮忙,朝廷的行政体系就会缺乏人才,全靠东宁郑氏这些人是不行的。”毛渊明摇了摇头,“我回头再找他们吃一次饭,劝他们理解朝廷现在的难处。”

    “那其它的呢?还有别的烦心事吗?”

    毛渊明咧了咧嘴,悠悠地说道:“也不能说烦心,就是有些琐碎。早上其实是李科罗找我,说教堂的事情。”

    “怎么了?”

    “老许不是让李科罗去临安找块地皮建教堂吗?现在他倒是找了,就在临安县城里,要拆迁十几户人家。大部分的住户拿了银子,愿意搬家,唯独有一户人家,是有些家世的书香门第,当家的是个举人,说是祖屋不能搬迁,拒绝配合。”

    “这倒是挺正常的,很多人家都这样,不愿意搬,给钱也不行。”

    “是啊,我就跟李科罗说,换个方向再找找别家的地,钱我可以再资助他一点。”

    “那他怎么说?”鲍婧对李科罗本来印象就不好,觉得李科罗肯定是在找借口要毛渊明出钱。

    “他说他再去一趟临安看看。”

    “随他去吧,实在不行就说这事我们搞不懂,请他等老许回来再说。”

    “哈。我让蒋淦陪他去临安,找找有什么吃喝玩乐的,哄他开心就行了。”

    “……”鲍婧一下子也有些无语,本想说“蒋淦那些吃喝玩乐的招数,怎么能用在神父身上”,再一想,只要蒋淦能哄李科罗高兴,也没什么大不了。

    两个人聊了一阵,已经是接近午饭的时间。正常情况下,王孝义会派人来看一眼,确认午饭的人数,然后让膳房做了送过来。鲍婧有些饿了,正等着人来,忽然听见外面有吵闹的声音。

    “什么情况?”毛渊明说着,站起来走到门口,只见水荣旭正站在对面的教室门口,训斥郑智。

    鲍婧也跟了出来,看到眼前的情形,马上换了一副笑脸,走到水荣旭的面前问道:“水师傅,五公子是犯了什么错,惹您生这么大的气?”

    水荣旭依旧是绷着脸,严肃地答道:“五公子在这里读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早上又不知去哪里贪玩了,这个钟点才来上学。若实在是不想读书,大可不必来这里,便是见了皇上和王爷我也是这么说。若是皇上和王爷嫌水某人教导无方,那就另请高明吧。”

    “呦,水师傅,您千万别这么说。”鲍婧每当这种情况,总能沉住气,慢慢地劝对方平静,“您是葛学士推荐的翰林学士,是为皇上草拟诏书的近臣,在上书房教书只是乘便,能跟着您读书是这些孩子的福气,延平郡王也是这么说的。”

    “哼!”水荣旭的脾气急躁,葛世振在推荐的时候已经说起过了,现在看上去还真是这么个性子,“水某自问还是有几分才学的,若是能把几位公子教导成才,他日为朝廷效力,也算是一桩功劳。但若是一个个都不好好读书,整日游手好闲,传了出去,别人还以为是我无能。”

    “您别急,我来问问。”鲍婧说着,转向郑智,问道,“五公子,你今天又是怎么了,不来上学啊?”

    郑智已经十七岁了,身高接近一米八,是郑氏诸人当中最高的,五官也越来越像几百年后那位同名的现代人,只是神情还脱不了孩子气,嗫嚅着说道:“大黄今天早上跟着大队出发去前线,我就去送送他呗。”

    郑智嘴里的“大黄”,是郑成功时代的宿将黄安的长子黄肇隆,和郑智同岁,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已经娶了郑经的长女,做了郑家的女婿。黄肇隆跟着增援队伍南下的事情,毛渊明是知道的,但鲍婧不知道,一听到这个消息,多少有些惊讶。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