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4章 凌云渡拜别孙大圣 端木槐杀上雷音寺  开局一座核心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边嫦娥仙子收了玉兔精回广寒宫,那边找回了女儿的国王也是对端木槐与孙悟空大为感谢。当然,对此端木槐并不在意,只要盖了通关文牒,让他们过关就好。虽然国王留了又留,不过端木槐还是继续前行。 
    这天两人行路,只见前方那一带高楼,几层杰阁,真个是冲天百尺,耸汉凌空。祥光五彩,瑞蔼千重,正是灵鹫高峰,佛祖圣境。而脚下则是一道活水大河,滚浪飞流,约有八九里宽阔,四无人迹。不远处只有根木桥,上写凌云渡三字。端木槐在此停步,然后下了马,转身望向孙悟空。 
    “大圣。” 
    “师父你这………” 
    听到端木槐忽然这么叫自己,孙悟空也是一愣。 
    “我们已到西方如来之境,再向前去,就不可回头了。” 
    端木槐一面说着,一面把那天马的缰绳递给了孙悟空。 
    “虽不知道观音怎么和你说的,但是既然已经到此,你也算是功德圆满,再往前走颇为不智。多谢你与天马陪我一路,要不然这还真有点儿无聊。也多亏你了。” 
    “师父,你真要杀上西天去啊。” 
    孙悟空有些犹豫着握着缰绳,开口询问道。 
    而那些妖魔觉得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也就很正常了,毕竟金蝉在古代原本就有这个意思。很可能在那些妖魔看来,只要吃了唐僧肉,就可以和金蝉一样脱去妖身,化为人形,登仙入道。这也是为啥妖怪都盯唐僧的原因,倒不是其他和尚不好吃,而是因为其他和尚不是金蝉转世啊。 
    很多时候,唐僧一行人降妖除魔完毕,对方都会拿出大把钱财来谢礼,这时候唐僧的态度一贯是很坚决的“出家之人,不受这些黄白之物。”最多化斋也就是要点米面,或者换件新衣什么的,但是钱财断然不受。 
    最后金蝉只能服了。 
    毕竟形势没人强,如来恶心他,他也只能认了,把紫金钵盂给交了出去,这才得了如来写的那些废纸。 
    金蝉子看不惯如来,如来自然也看不惯金蝉子,就找了这么个由头,把他贬到凡间了。同时也算是杀鸡儆猴,让其他人看了就知道,你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你一辈子不痛快。 
    众所周知,唐僧第一次去取经,没贿赂阿傩,伽叶,所以两人给了无字经。后来被燃灯做法发现,复又去返,继续问如来要真经。如来又给了令,而那阿傩,伽叶到了取经阁,依旧是问唐僧要贿赂,你要不给贿赂,我就不给你经文! 
    为什么他们这么大胆?因为这就是如来和金蝉的理念冲突。 
    然而,老子人类怎么活,关你们屁事?! 
    乍一听没啥问题,细一想这问题就大了。 
    大家都知道,三斗三升黄金念一遍经他都还嫌贱卖呢,换了如来走这取经路,还不知道他会收多少钱。 
    “去吧,去吧,记得把马还了,我也不是那么容易死的。或许对你来说如来比较难对付,但是你也知道我的本事不是?好了,别弄的好像生离死别似的,走吧,玩你的去。” 
    哎,如来表示你那是老黄历了,现在这儿我说了算,你有钱才有真经,没有钱你再诚心,老子也不给你经,我看你服不服! 
    更不要说,那些佛门弟子,很多下凡犯了杀戒罪孽的,结果居然也就是被佛门带回去管教了事。 
    端木槐呵呵一笑,然后伸出手去拍了拍孙悟空的肩膀。 
    如来则是认为你要不收钱,那不显得我佛法轻贱不值钱吗?就是要花重金买的才是好东西。 
    “去吧去吧。” 
    上来就一顿逼逼你们人类如何如何邪恶,如何如何自私,如何如何贪婪………………所以我们需要消灭人类,才能拯救世界,拯救宇宙……… 
    “劣徒,还待执迷不悟到何时?” 
    “你那东土乃南瞻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 
    端木槐冷冷的瞪视着如来,就这?就这?就这? 
    你如来也就这点儿本事? 
    有这种道理吗? 
    与此同时,天空传来一洪声。 
    第三步,六菩萨,四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皆的魂飞魄散,只叹末法将临,诸佛灭度。 
    一面说着,端木槐一面向前走去。 
    “人间五十年,如梦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壮士何所憾。” 
    所以,留在灵山的,都是和如来同流合污的。看不顺眼的,早就走了。 
    孙悟空咬了咬牙,最后还是牵着马,对着端木槐行了一礼。 
    不过可惜,端木槐可不是金蝉,更不会让如来恶心到自己。 
    面对佛陀金身,端木槐嗤之以鼻。 
    按照西游记原著的说法,唐僧是如来座下金蝉子转世,而那些妖怪提起唐僧,都会说一句“十世转世修行的善人”。其中这句话大概有两种意思,其中一种就是金蝉子转世修行了十世,这才转成了唐僧。另外一种意思是,金蝉子转世修行了十次,才修成了正果,成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