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第一发  晚唐浮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高昌走了一批人,又来了一批人。

    一开始来的多是官员、工匠、经学生之类,稍事休整之后,很快分散到了各州。

    第二批抵达的则是安西镇兵家属。

    他们历尽艰辛,从河北、河东两地,经河西走廊,抵达了高昌县本唐前庭县,宝应元年更名,高昌回鹘改为高昌,今因之。

    他们不会走了,就地安顿下来,今后就在这个地方定居。

    几乎与他们前后脚抵达的,是高氏兄弟所在的押运肉脯、茶叶、奶粉、布匹之类的补给品的队伍,这是专供宫廷使用的。

    交割完货物后,他们就要走了,返回洛阳之后,换下一批人输送物资。

    临行之前,他俩见了见姐姐高柔。

    高柔过几天就要南下了。

    圣人首批接走了蒙氏,这让她有些不开心。

    但她不会告诉任何人,只是在洗澡沐浴的时候,会看着自己饱满的身躯发呆,不明白圣人为何迫不及待要那个亡国太后去服侍,而不是选她。

    不过在三天后,她与偰氏、耶律氏等人也要南下了。廉氏还走不了,因为她在去年腊月怀孕了,肚子已经挺得老高,留在高昌待产。

    曾经喧嚣一时的高昌冬宫,眼见着就要变得冷冷清清。

    这个天下,终究是围绕某些人转的,在他们彻底失败前。

    “阿姐,我想求个外放,高昌这地方,你觉得可还成”高崇龟问道。

    “为何会有这种想法”高柔有些奇怪,道“高昌你也来了几日了,觉得如何”

    “天有点热,与老家那边完全不一样。”高崇龟说道。

    “前唐之时,都是发罪人来这边屯田,你觉得是好地方吗”高柔又问道。

    “还不如辽东,但是”高崇龟有些踌躇“也只有这种大家都不愿意来的地方,才有机会啊。高昌镇兵刚组建官位甚多,若不抓住这机会,以后怕是难。”

    他在宫廷侍卫之中,只是个队正,弟弟高崇年是队副,就这还是看在姐姐枕头风的面子上,不然这会也就是普通侍卫罢了。

    当宫廷侍卫然后等外放,其实是一条不错的门路。

    圣人经常带着侍卫们讲武操练,对他们非常熟悉,比较信任,外放的机会多。

    如今西域正在重建军事体系,不光镇军有机会,州军的机会同样不少。而且因为是边疆西陲,条件艰苦,也比较危险,因此容易获得超阶提拔,完全看伱怎么选择了。

    “你若在留在京中,阿姐多在圣人耳旁吹吹风,提拔的机会肯定是有的。将来给你俩说门好亲事,也不是什么难事。”高柔看着弟弟们,说道“若去了安西,很多事情便没那么方便了。”

    “阿姐不用说了。”高崇龟定定地想了许久后,道“国朝升官,首重战功。若没能建立功勋,说什么都不管用的。阿姐你与圣人同床共枕,当知我所言非虚。”

    听到“同床共枕”四字时,高柔脸一红。enxuei

    “我要想法子外放,留在安西建立功勋,阿姐你等着。”高崇龟下定了决心,说道。

    “兄长你去哪,我也去。”高崇年说道“不过可不可以去更西边焉耆、庭州还没州兵呢。高昌这边太热了,夏天受不了。”

    到底是白山黑水出来的人,实在耐不住高昌的夏天。

    火辣辣的阳光之下,到处是刷成白色的房屋。即便这样,也热得让人发慌。当地人甚至都在房子底下挖地窖,夏天尽量往地下住,可见一斑。

    “你们既然这样想”高柔叹了口气,道“阿姐也不好多说什么。等以后有了机会,阿姐再向圣人吹吹风,把你们弄回来。”

    高崇龟、高崇年兄弟闷闷地应了一声,显然有些不自在。终究还是靠关系,不是凭自己本事,这太让人羞耻了。

    与高家兄弟一起来的少年们刚刚住进了军营,领了一身军服,诸般器械,还没玩两天呢,就被军官带了出来,去收割田里的小麦。

    大伙有些懵,但迟疑了一会后,还是接受了。

    前阳关镇遏兵马使、现天武军都虞候索衍看着这些顺从的兵士,自以为得计天武军,是圣人亲赐的军号,由赵王邵嗣武担任军使。

    愿意干这些粗笨活计的兵可不多,也就新来的人好说话。没当过兵,没受过军中旧习气的熏陶,支使起来就是方便。正所谓万事开头难,你干过一次杂活之后,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地里的麦子长势很好。下田亩收不会低于八斗,中田铁定在一斛以上,甚至一斛二斗,上田亩收当在一斛五斗到两斛之间。

    高昌的土地并不贫瘠,这里缺的是水。而只要有井渠灌溉,收成基本都能得到保障。

    两千新兵弯着腰,挥舞着大镰,将一捆捆的麦子割倒、捆扎起来,放在田埂旁。

    另有一些人拉着马车过来,将一捆捆的麦子装车拉走,脱粒、扬尘、晾晒一条龙。

    大伙忙得热火朝天,仿佛忘记了此番西行的目的。

    收完麦子的田地里,妇人、小孩走了进来,弯腰捡拾起遗留在田中的麦穗。

    这些地现在还是官田,但事实上早已分出去了。

    收完这茬粮食后,他们这些镇兵家属就可以过来认领各家的田地。接下来,或直接开种冬小麦,或等到明年正月下旬、二月初的时候种大麦,或者再等等,到二月底的时候种春小麦

    随你自己心意,爱怎么种怎么种,从今往后,这就是私田了。

    镇兵是职业武人拿的钱不如禁军多,大概只有七八成的样子,但也足够生活了。家人还分了地,就在各处军营、城镇附近,有新修的井渠灌溉,勤劳一点的话,每年能打不少粮食。

    如果有了空闲,再把自家宅院改造一下,平整出一些菜畦,弄一处葡萄园,日子就有滋有味了。

    唯一的缺憾就是夏天太热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