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开京城。
王宫之中,苏石正在看着有关大宋的情报汇总。
在看到赵祯生病,已经多日没有临朝,曹丹殊借此开始掌握朝政的时候,他的鼻子中便发出了一声冷哼之音。
“一些个永远只知道窝里斗的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前途可言呀。”
也不怪苏石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因为他也曾深陷其中,且还试图用自己之力去改变一切。
说起来,苏石为赵宋的发展可是做出了不少的贡献。不管是军事上、民生上还是说财政上。
苏石的存在,让赵宋曾有机会可以变得更加强大。为了赵宋,苏石也曾掏心掏肺过,可换来的是什么呢?
猜忌?利用?甚至还有逼迫,一度就想把自己给斩尽杀绝了。
原本想着,赵宋是正统,为其打天下,就是为了所有的汉人打天下。可是直到连赵曦都开始猜忌他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不能在陷下去了,不然的话,他想辉煌和强大汉人之荣光似乎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般。
时刻都有暗箭、冷箭。
随时都有可能会被剥夺了权力。
为这样的势力效命,远不如自己重打江山来的更加痛快,更有效益。
就像是现在,没有任何的掣肘之下,一年多的时间而已,苏石就占领了大半的高丽。最多在给苏石一年,甚至是半年时间,他就有信心拿下整个高丽,这不远比在赵宋为臣要痛快多了。
再说了,赵宋可是夺了后周柴氏才有的江山,你就真的是得位正,是正统吗?
苏石拥有现在的一切,可都是从无到有,实打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没有依靠任何人,靠的只是系统的他,无比坚信,自己的大位远比赵宋来的要正得多,也可以让人信服的多。
“咬吧,互相攀咬,反正用不了多久,我就会杀回去,到时候就会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真正的强国,而不是你们天天口中所说的虚强。”
说完这句话后,苏石就把这份情报扔到了一旁,看起了另一份由孟有德亲送来的情报,上面写有着高丽王已向扶桑屈服,拿出大量银两请倭兵再派援军之事。
“短视之人,岂知靠人不如靠己?”
“真以为扶桑有那么好心,愿意帮助你们?若是有一天,让他们在高丽站稳了脚跟,还会允许你高丽王存在吗?”
再次摇了摇头,苏石的嘴角一翘,这便笑了起来,“好在的是,我在这里,扶桑的诡计注定不会得逞。因为高丽是我的,以后的扶桑也会被我重重踩在脚下。”
这句话说出之后,苏石便向外面喊道:“楼阳,准备一下,我们去溟州前线看看。”
龙天王来到溟州前线,消息传到人民军第一旅的时候,旅长木欢这便叫来一众将领开会,商量着迎接之事。
“天王到来,不需我等迎接,我们倒不如打一个胜仗给天王看看更好。”副旅长兼第二团团长呼延庆开口了。
说起来,他们第一旅来到溟州之外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除了最早的时候,有倭兵出来走上一圈,与他们远距离对阵之后,双方各退了五里,便一直没有过真正的交战。
从当年的预备禁军到跟着苏石第一次参加赵宋北境抵御三族之战到现在,呼延庆大小战斗数十次,何时像是现在这般的窝囊过。
敌人就在面前,却不去打,而是远远对峙,这和曾经的宋军有什么区别吗?
为此,呼延庆已经数次请战,只是身为旅长的木欢一直没有答应,他也是无奈。
现得知苏石即将要来,便又一次提出与倭军一战之事。原以为还是要被拒绝的,却不成想,这一次木欢却是点了点头道:“呼延副旅长说的不错,我们是应该打一场,也让这些倭兵知晓我们龙军的厉害。”
“什么?真的可以打?”呼延庆以为听错了一般,眼中露出了兴奋的光芒。
“对,可以打。”木欢哭得不得的回应着。
真以为他不想打吗?这都是军部的意思,更是苏石的意思。
没有直接发起进攻,苏石是从大局考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一来,新攻占之地需要时间进行安抚人心和一些基础建设,就算是苏石有在多的物品,但也需要时间去铺设。
二来,苏石要的可不是仅仅这五千扶桑人的性命,他要的是更多的重创倭兵。想做到这一点,那就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海军,可以保证倭兵败了,想要逃的时候,可以将他们拦截于大海之上。
如此,海军那边没有做好准备,就不能打的太狠。
三来,苏石也想制造一种假像,那就是龙军不过如此,这可以让扶桑变得自大,就会增派更多的援军,如此一来,苏石一口咬下去才叫一个痛快。
现在来看,有了苏石提供的大量物品之后,十八城的人心已经逐渐思定,这从苏石每天接收的信仰点由原本的两百多万到了三百多万就可以看的出来。
苏石的示弱政策有了一定的效果,扶桑已经决定派第二支援军了。
三个要求,两个都已经达到,那也是时候打上一仗。但苏石给出的要求是,打可以,不能打的太狠了,至少不能真正威胁到溟州的安全,不能在龙国海军还没有准备好之前,倭寇就从海上撤离。
正是收到了苏石说可以打一仗的要求之后,呼延庆再提一战的要求时,木欢这才痛快答应下来。
“哈哈,好。”看到木欢的确支持打上一仗,呼延庆立马就开始从军事的角度分析着,“即是要打,我们就要一仗把高丽和倭寇联军打败,我们有三万多人,可以兵分三路而上,以我们士兵的优秀军事素质,这一仗我们有九成以上的把握获得胜利,我们...”
“等等。”眼看着呼延庆还要继续的说下去,木欢出言打断了他,主动解释道:“军部说了,我们可以打一仗,但不能打大仗,且不能攻下溟州城,所以,我们的正规定不能动用太多,最多就是派一个连的战士,其它的都以助农兵为主。”
“只有一个连的正兵,农兵都不上,全是助农兵吗?”呼延庆听到这个要求的时候,是一脸的狐疑,就以为自己听错了。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