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寇士兵数百人,缴获火炮、火器无数。
琉球王室亦在战后向赵廷芳致谢,称南洋水师为琉球之守护神。
赵廷芳站在战舰甲板上,望着远方的海面,心中却并未轻松。他知道,这一战虽胜,但荷兰人与倭寇的联盟尚未彻底瓦解,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风起明末,帝国之命运,正如这波涛汹涌的大海,既充满希望,亦暗藏危机。”他低声自语,“然我赵廷芳,既受命于危难之际,便当以死守之。”
南洋水师战鼓再次擂响,战舰列阵,浩浩荡荡驶向东南海域。一场决定南洋未来的大战,即将爆发。
赵廷芳站在总督府的议事厅中,望着窗外夜色下的海面,心头沉重。琉球一战虽胜,但战报传回,荷兰人已向巴达维亚紧急求援,请求增派舰队支援倭寇残部。而京师传来的消息亦不容乐观,朝中保守派官员仍在质疑南洋战事的必要性,甚至有人提议削减南洋水师军费,以缓解朝廷财政压力。
“吴世贞虽在朝中力挺我军,但若不能尽快击溃倭寇与荷兰人的残余势力,恐怕朝廷内部的动摇将愈演愈烈。”赵廷芳低声自语。
陈应功站在一旁,神色凝重:“大人,琉球一战虽重创倭寇,但松井太郎虽死,其部下仍有不少逃往九州,与萨摩藩残部汇合。若荷兰人再派战舰支援,恐怕倭寇将卷土重来。”
赵廷芳点头:“不错。倭寇虽受挫,但根基未断。若不趁胜追击,待其重整旗鼓,我军将陷入被动。”
他沉思片刻,道:“你立即修书一封,命密探送往京师,告知吴世贞,请求朝廷尽快派遣援军。此外,务必设法策反萨摩藩内部势力,若能使其与倭寇决裂,便可削弱敌军实力。”
陈应功拱手应命:“属下即刻安排。”
赵廷芳又道:“同时,派遣密探潜入九州,查明倭寇残部的集结地点,并设法联络琉球、台湾、澎湖一带的渔民,建立情报网,以便随时掌握敌军动向。”
陈应功点头:“属下明白。”
待陈应功离去后,赵廷芳独自坐在案前,提笔修书,字迹沉稳而有力。他知道,朝廷内部仍有保守派官员对南洋事务持怀疑态度,若不尽快争取支持,恐怕等到倭寇与荷兰人联合出兵,再行应对便已晚矣。
与此同时,京师之中,吴世贞亦在书房内翻阅赵廷芳派人快马送来的密信。他眉头紧锁,目光沉静如水。
“荷兰人竟敢再次增派舰队……”吴世贞低声自语,“看来赵廷芳所言不虚,南洋局势仍未真正稳固。”
他立即召来心腹锦衣卫统领,道:“你即刻前往兵部与户部,严查各地军备调动情况,尤其是江南沿海的防御部署。若有官员故意拖延军需调拨,立即上报。”
锦衣卫统领拱手应命:“属下遵命。”
吴世贞又道:“此外,你需秘密派遣密探前往日本,务必查清荷兰人与倭寇之间的具体动向。若发现他们已有实质性合作,必须立即通报赵廷芳。”
待锦衣卫离去后,吴世贞提笔修书,向嘉靖帝上奏:“陛下,荷兰人已再度遣使前往日本,意图与倭寇残党建立同盟,共同对抗我南洋水师。若不加以防范,恐将引发更大规模战事。臣恳请陛下,立即下令加强江南沿海防务,并派遣精锐水师协防南洋。”
他深知,朝廷内部仍有保守派官员对南洋事务持怀疑态度,若不尽快采取行动,恐怕等到倭寇与荷兰人联合出兵,再行应对便已晚矣。
而在南洋,赵廷芳亦未有丝毫松懈。他亲自巡视各港口,检查防御工事,并召集南洋水师将领,商讨应对荷兰人与倭寇联合之策。
“荷兰人虽远在巴达维亚,但其舰队精锐,若与倭寇联手,将对我南洋贸易线造成极大威胁。”赵廷芳沉声道,“我已下令加强东南海域巡逻,同时派遣密探前往日本,务必掌握敌情。”
一位将领拱手道:“大人,是否应提前调集水师主力,布防于琉球与台湾一带?”
赵廷芳点头:“正是如此。我已下令戚继光旧部调遣部分兵力前往台湾,与我南洋水师汇合,以防万一。”
陈应功在一旁补充道:“此外,属下已命南洋商会加强商船护航,确保贸易线安全。若有倭寇袭扰,商会可立即通报水师,以便及时应对。”
赵廷芳满意地点头:“很好。南洋之稳定,不仅依赖军力,更需经济之繁荣。若贸易线受阻,不仅影响南洋财政,更会动摇民心。”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此战,若不能彻底粉碎荷兰人与倭寇之联盟,南洋将永无宁日。诸位,务必全力以赴。”
众将齐声应命:“属下遵命!”
夜色渐深,赵廷芳独自站在总督府高台上,望着远方的海面,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南洋虽已趋于稳定,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欧洲列强不会轻易放弃南洋,而倭寇残党亦不会甘心失败。他必须在军政、经济、外交之间,寻找平衡,方能真正稳固南洋之局势。
与此同时,吴世贞亦在京师皇宫外的高台上,遥望南方,心中默默祈愿:“赵廷芳,愿你此战凯旋,愿我大明,风起而不动,浪涌而不倾。”
而远在巴达维亚的荷兰总督府内,荷兰东印度公司高层正围坐一堂,讨论与倭寇结盟之事。
“大明虽强,但其内部亦有裂痕。”一名荷兰官员冷笑道,“只要我们与倭寇联手,便可从东面牵制大明水师,使其无法全力应对我军。”
另一名官员点头:“正是如此。若能切断大明与南洋之间的贸易线,便可削弱其经济基础,迫使大明让步。”
荷兰总督沉吟片刻,最终点头:“好,既然倭寇愿意合作,那我们便正式签订协议。务必确保此次合作万无一失。”
而在日本,倭寇首领正与荷兰使者密谈。
“只要你们提供战舰与火器,我们便可为你们提供情报,并协助你们袭击大明沿海。”倭寇首领冷声道。
荷兰使者微微一笑:“当然,我们已准备了一批火器与战舰,只待时机成熟,便可交付。”
一场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而在南洋,赵廷芳已察觉风向变化,他召集陈应功与南洋水师将领,下达最新命令:“全军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迎敌。”
他站在战舰甲板上,望着远方的海平线,心中默念:“风起明末,帝国之命运,正如这波涛汹涌的大海,既充满希望,亦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