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7章 南国诸镇  风起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卒得心应手。
    在湫头镇之战时,就是曹鼎蛟指挥着步卒,挡住了流寇的第一波冲击。
    曹鼎蛟为人持重,善于防守,指挥一营不成问题。
    在跟着曹文诏时,曹文诏领兵出击,很多时候都是将中军的指挥权交给曹鼎蛟。
    这一点,倒是和当初胡知义还在军中的时候差不多。
    陈望当初只统管汉中一镇的时候,很多时候也是让胡知义帮忙协理中军。
    依照曹鼎蛟的能力,单独带领一师完全不是问题,只是经验欠缺一些。
    曹鼎蛟善守,正好可以将其安排譬如徐州这样的战略要冲。
    其余的三人,陈望只是有一点记忆,都是明时边缘的武将,没有多少的功绩,记载也很少。
    “两镇改编合一,暂时都列在湖广镇的序列之中,分为十四营,依照我汉中镇的编制每营设五千人。”
    中军部出具的整编计划,只是关于军兵裁汰,将校调升这些。
    具体整编成多少各营,设下多少个师,还是需要陈望来做决定。
    因为情报司送来的情报原因,陈望原先对于左猛两镇实际上就有一个大致的概念,所以心中从一开始就有了一套腹稿。
    眼下得到了更为详细的要求,陈望自然也可以优化原先的方案。
    “除去张忠、刁明忠、杜先春、杜应金,四人作为副职,其余人仍领营将之位。”
    左猛两镇共有十九营,猛如虎并没有归顺,只是士兵被收拢,所以只需要裁汰
    陈望并没有替换两镇将校的事情。
    眼下大势已成,南国诸镇已经没有了选择,目前为止只有跟着他一条路走到黑。
    太过于大刀阔斧,反而不利于稳定。
    “两镇合并之后,归属湖广镇管辖,共设三师,”
    “湖广镇第二师,下辖五营,由左良玉统领,任师长,下辖曹鼎蛟、李万庆,王光恩、王允成四将。”
    湖广镇第一师,是原先湖广六营,由周遇懋统管。
    “湖广镇第三师,下辖五营,由曹变蛟统领,任师长,下辖刘国能、罗汝才、郝效忠、徐勇四将。”
    “湖广镇第四师,下辖四营,由刘光祚统领,任师长,下辖马士秀、许可变、李国英三将。”
    刘光祚的能力平庸,作为师长,肯定是不太合格。
    不过刘光祚首先表态,自然是要千金事骨。
    如果刘光祚在后续的表现还行,陈望自然也不介意让刘光祚坐稳师长的位置。
    整编还是要打散建制,不能完全沿用旧制。
    除去各营的将校被分散之外,基层的军兵和中层的将校,也会随之而变动。
    虽然此举在短时间内,会因为熟知本部军兵情况的将校调离,使得军队的战斗力短期下降。
    但是目前对于陈望来说,这一点战力的是可以接受的,后续的稳定值得暂时的波澜。
    而且……
    武昌城就在南面。
    用三十万西军作为试刀的金石。
    很快扩建的湖广镇战力问题,也不会再成为问题。
    ……
    《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七》
    十四年九月围其城,四面力攻,国能不能支,城遂陷,被执。
    贼犹好谓之曰“若,我故人也,何不降?”
    国能瞋目骂曰“我初与若同为贼,今则王臣也,何故降贼!”
    遂杀之。事闻,赠左都督,特进荣禄大夫,建祠。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