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四章 空警2000是空军的干嘛让海军出研发经费  大国军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冬天用蒸汽弹射器容易导致甲板结冰,用滑跃起飞保险,但是,这种方案在己方这里没用啊!
    己方又没有那么高的纬度,己方还有电磁弹射器,根本就不会有弥漫在甲板上的蒸汽!
    “鸡肋?怎么鸡肋了?这样难道不是更保险吗?”显然,就连武胜利都没有注意到。
    “如果把舰首甲板做成平的,同等排水量的情况下,至少能多携带十架以上舰载机!对于一艘航母来说,舰载机才是最有威力的武器!美国人的航母能携带八十多架,我们呢?我们现在的那艘001航母,只能携带二十多架!如果再生产全新的航母的话,那我们的舰载机数量就算是达不到八十架,也得是六十架左右吧?如果只能携带三四十架,那和三四万吨的中型航母都没有区别了!”
    “我们只是讨论航母的结构,具体携带战机的数量还没有定论呢。”武胜利说道:“再说了,这不是你们的事吗?你们有专门的航母设计局,到时候你们想办法啊。”
    “我们想不到办法。”秦涛说道:“唉,这真是外行领导内行的悲哀!”
    啪!武胜利也把快子给放下了:“你说什么呢?怎么叫做外行领导内行了?咱们难道不专业吗?”
    “没错,你们很不专业。”秦涛才不怕老丈人吹胡子瞪眼呢,这种时候不能妥协。
    “那你说说,如果弹射器出了问题怎么办?”
    “那就努力提高弹射器的可靠性,而且,一艘航母上有三四个弹射器,再倒霉的时候,也不可能全部都坏掉吧?”秦涛说道:“如果实在想要保险,那就储备一些助推火箭,这也比滑跃起飞要好。”
    当年,为了让飞机实现短距起飞,飞机设计师们想了不少的办法,其中就有专门的助推火箭,不用说战斗机了,就算是c-130这种运输机,都能在挂了助推火箭之后,几十米的跑道上飞起来。
    当然了,付出的代价太大,得不偿失,这种方式就逐渐被淘汰了,现在,海军如果想要更保险,秦涛就给提出这种方案来了。
    武胜利思考了起来,几分钟之后,终于开口:“你坚持要平铺甲板?”
    “那是当然。”秦涛说道:“美国人走了几十年的路线,绝对不会错的,咱们跟着就行了,为啥要走老毛子的路?老毛子自己都没有走出来。”
    “而且,我不仅仅坚持用美国航母的方案,我也坚持用电磁弹射器。”秦涛继续说道:“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去走一条落后的技术路线了,现在正是我们发展超越的时候。”
    说到这里的时候,秦涛好奇地望向了武胜利:“爸,我现在倒是很好奇,国内还有哪个部门在研制蒸汽弹射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涛在国内的造船业里已经是权威性的人物了,他凡是看准的项目,没有一个错的,所以,他已经是神话一般的人物了。
    没有想到,在弹射器项目上,他看准的技术路线,居然还有人反对,而且,还有相关单位把蒸汽弹射器给搞出来了?
    “中船704所,在8*91工程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在研究蒸汽弹射器了,后来瓦良格号回来,他们又重新启动了这个项目,进展也不错。”武胜利说道:“涛子,我知道你是支持电磁弹射的,但是,航母是我们的百年工程,绝对不能出半点的意外。”
    秦涛点头,他是清楚的,上面的大领导肯定是有顾虑的,哪怕是以前他提出来搞缩比模型,已经验证了电磁弹射器比蒸汽弹射器具备更多的优点也不行。必须要进行实际测试,经过多少次的弹射验证之后,才能下定决心上电弹。
    既然这样,那就搞吧!
    第二天,腊月二十九,黄楼。
    “秦总,咱们又见面了。”林老笑呵呵地说道:“这次咱们空军的预警机项目,还多亏了你的帮助啊。”
    秦涛点头:“是啊,我是出了大力,咱们空军会给我什么好处?”
    “当然是给你们明州集团下属的空中运输公司批准航行申请了。”林老说道:“你们想要开什么航线,就和咱们说,当天就给你们走完所有的流程。”
    秦涛真是无语了,对方一直就拿这个来拿捏自己,明明什么现实的好处都没有给,自己还得感激他们。
    “秦总,那些图纸咱们正在整理之中,对咱们的作用巨大啊。”陈老也过来和秦涛打招呼了:“咱们有信心,五年之内就能放飞咱们的大飞机。”
    购买到了尹尔-76的生产图纸之后,秦涛就和603所的人分开了,现在才重新汇聚在一起,陈老对秦涛也是满满的感激,那些图纸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
    “是啊,还能综合你们以前的运九方案来完善设计。”林老说道。
    运九?
    当听到这个编号的时候,秦涛有些湖涂了。
    秦涛当然是知道运九的,就是后世运八的大改款啊,和尹尔-76这种级别的运输机没有关系啊!
    “是啊,的确可以综合以前的运九方案,不过,当时咱们只是预研,没形成什么具体的设计方案,能借鉴的不多。”陈老说道。
    “你们以前还研制过这种级别的运输机?”秦涛睁大了眼睛。
    “是啊,那是6*9年的事情了。”
    陈老简单介绍了一下当年的往事。
    在6*9年的时候,在空军要求下国防科工委六院603所提出运-9大型喷气式运输机方案,又称“10号任务”。
    按照当时的设计方案,它将会安装4台喷气式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22道:“也就是涡扇六,去掉加力燃烧室,增加涵道比,就成了一款大型运输机的发动机,相关部门生产了三台进行试车,可惜,这个项目没有走到最后啊。”
    涡扇六,是当年一款极其重要的发动机,最大推力70.6千牛,加力推力121.5千牛,推重比6,除了推重比低一些之外,其他的指标都要赶得上三代机的发动机了!当初预定是歼九以及强六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