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三章 谈核变色  大国军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料作为离合器,经过试验,可以满足十次左右的使用寿命!”
    对于一架飞机来说,算上起降,五次就得更换离合器,绝对是不能忍受的,但是,对于研发人员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了!
    毕竟以前他们根本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一次都不成,每次结合分离,几乎都是瞬间烧毁的。
    秦涛点头:“接下来,是优化你们的控制程序,结合分离更加柔顺平滑一些,可以让寿命提高到二十次左右。然后就是等待国内摩擦材料的继续突破了。”
    当初看到法国人的幻影2000不用放减速伞,直接刹停,国内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开始搞起来了复合材料刹车片,现在,飞机上是否能用还不知道,至少给己方提供了一个方便。
    当然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现在,这些项目都搞出来了,也就意味着我们能和涡扇十五发动机匹配了。”秦涛说道:“这还真是个好消息,接下来,我们需要对外公开展示我们这套垂直起降动力系统了!”
    在弯板机的项目上,秦涛很谨慎,执行严格的保密措施,怕被别人给学去了,而在垂直起降动力上,他要对外公开展示,这当然是为了歼三十一A摇旗呐喊,争取获得更多的用户投资啊。
    “当然可以,接下来,我们这个项目可以放到航空动力研究所,他们那里有专门的试车台,也有涡扇十五发动机,我们需要和他们进行匹配实验。”
    “当然可以。”秦涛点头:“这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对这个项目的进展,秦涛给与了高度肯定。
    这个项目,也是有很多目的的,其中一个就是,走美国佬的路,让美国佬无路可走!
    大洋彼岸,X-32和X-35的研制进展,不知道怎么样了?
    秦涛有些好奇。
    波音公司。
    “这就是我们波音的速度!远远地把竞争对手甩在后面,就算是他们嘲笑我们的飞机是飞天蛤蟆,但是,我们绝对是首先上天的飞天蛤蟆!”
    就在其他竞争对手还在进行细节设计的时候,波音公司的X-32已经建造出来了原型机!
    这有很多的原因,比如说,波音公司的这个项目,并不是全新打造的,在ASTOVL项目时的AVX-70,就已经给他们打下了铺垫,后来竞标的时候,只是将这个项目修改了一下而已。
    所以,他们的进展最快。
    现在,看着跑道上即将进行试飞的原型机,所有人的心中都很高兴。
    试飞员拎着头盔,大步流星地走向了飞机,在无数人的瞩目中,飞机启动,滑跑,爬升。
    第一次试飞,他们并没有使用高大上的垂直起降,而是像普通战斗机那样,进行滑行起飞,毕竟,他们的飞机出来了,但是普惠公司专门给这个项目研发的改进型发动机还没有出现,他们只能使用F-22战斗机上的F-119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推力还不够,无法提供垂直起降需要的动力。
    “它的滑跑距离怎么会那么长?”在场的一名空军军官皱起来了眉头。
    “它的低空性能该不会和F4D一样差吧?”
    很多人已经皱起来了眉头,而波音公司的人已经满头大汗了,飞天蛤蟆的第一个大问题,已经开始困扰他们了!
    飞天蛤蟆使用了无尾三角翼的结构,这是达索公司的拿手布局方案:在发动机不给力的情况下,这种布局可以获得不错的升力、爬升率、高速优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于大嘴巴的飞天蛤蟆来说,这种布局可以弥补它的很多缺陷,而且,厚实的三角翼,也可以存放大量的燃料,计划中的九吨机内燃料,几乎都是在机翼里存放的。
    这甚至导致了机翼无法折叠。
    但是无尾三角翼的另一个麻烦已经出现了:低空性能差,起降特性差!
    这架原型机是第一个试飞的,已经暴露出来了它的巨大缺陷,哪怕就算是采用了先进的电传操作,也无法挽救本身的缺陷。
    除非是改成鸭翼布局,或者是正常布局,不管哪种,都几乎意味着整个项目推倒重来!
    它的技术缺陷还不止这一个,到了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缺陷暴露出来。
    时间已经到了95年12月,秦涛带着老婆孩子,返回了明州。
    刚刚回来的第二天,秦涛就出席了核电站的开业仪式。
    如果是常规的核电站,没有个三五年的建设,是绝对不可能投入商业运营的,多亏了眼前的这座核电站,是直接移植了计划中的核潜艇反应堆,一切总装几乎都是在工厂里进行的,然后直接用船只运输过来的。
    核电站里旌旗招展,彩旗飘飘,秦涛也是非常的兴奋。
    “这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拉开了帷幕!”秦涛站在话筒前面,看着无数的来宾,兴奋地说道:“我们的这款核电站,核反应堆的功率是150兆瓦,发电功率超过四十兆瓦,它将会让我们明州集团彻底实现用电上的自给自足,以后因为用电荒,很多地方可能会拉闸限电,但是我们不用担心,因为我们拥有自己的发电站!”
    进入九十年代,各地的工业发展得越来越快,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也带来了大量的用电需求,到了高负荷的时期,甚至会有拉闸限电的行为。
    虽然明州集团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被断电过,但是这不代表以后就不会,想想以后用上自己的电,不用担心停电的风险,而且,还不花钱!
    仅仅是个初期的投入而已,到了后面,只有人员维护的费用,而这些人员都是国内相关机构派出来的,明州集团最多发个补助而已。
    这绝对是个大好事啊。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