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关注德川家茂的人身安全,极力反对德川家茂去涉险,便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宁肯花上100万两金,也要让德川家茂去走更加安全的陆路,必须得远离说不定会发生意外的海路!
出于相隔两地的缘故,德川家茂和天璋院是怎么看待这笔天文数字般的上洛费用的,青登不得而知。
但根据自己对他们的了解——这对母子绝对不可能会同意将可贵的100万两金浪费在这种面子工程上!
我当初率军上洛的时候,德川家茂也才给了我3000两金而已!
他这么「小气」,哪可能会认可这么荒唐的事情!
青登都能想象得出来那副画面了——为了说服以本寿院为首的「保守派」,使他们回心转意,德川家茂和天璋院使尽浑身解数,据理力争,争得脸红脖子粗。
但是……根基浅薄的这对母子,面对以本寿丸为代表的「保守派」,实在是人微言轻。
想到这,青登不由心生感慨。
他深刻地体会到了德川家茂和天璋院的难处。
一位
是江户幕府的第14代将军、武家的最高领袖;另一位是贵不可言的大御台所。
虽然都拥有着无比响亮的名头,但在很多事情上,他们都是身不由己。
自身的根基不够牢固、权臣的掣肘、外戚的干扰……debuff都快叠满了啊!
现在木已成舟,再怎么懊恼,再怎么深以为憾,也已晚矣。
时间流逝……
文久三年(1863),4月20日,耗资上百万两金的将军上洛,就这么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
……
规模高达足足三千人的庞大队伍,在东海街道上徐徐展开,绵延数里,好不壮观。
东海街道是联通江户和京都的最短路程。
数百年来,经过长年累月的修缮,以及那无数只脚、无数只蹄的不断踩踏,东海街道的路面可谓是无比平整、坚硬,道路中央有深刻且清晰的车辙,非常利于行走、进军,可谓是江户时代的「高速公路」。
还是那句话——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岛国。
从江户到京都,并没有远到哪儿去,二者的直线距离只有区区的380公里。
在德川家茂的严格要求下,上洛队伍拿出了急行军般的气势,一路疾行,全程保持着极高的移动速度。
仅用了7日的时间,德川家茂的上洛队伍就来到了位于京都的东南方、扼守京都咽喉的大津。
这一天,由青登和松平容保所领衔的驻京幕臣们,全体出城至大津,静候德川家茂的到来。
……
……
文久三年(1863),4月27日——
京畿,琵琶湖南岸,大津宿——
东海街道的沿途上共有53个宿站,大津宿便是最后一站。
暖春的风儿掠过耳际,温煦中掺有新芽的清香。
今日的天气很好,惠风和畅,自清晨起就是朗朗晴空,天上的那汪蔚蓝直如「碧空如洗」一词的最佳诠释,仿佛能透达宇宙的尽头。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