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个人观点  初唐小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侯君集虽然是当朝大将军,是太子李承乾的岳丈,不过在如此特定的情况之下,根本劝说不了李承乾,只得遵从李承乾的命令。

    “好吧,太子殿下先行半个时辰末将随后就到。”

    李承乾提出的先行一个时辰被侯俊及硬生生的压缩到了半个时辰,也是有点儿纠结,不过最后还是重重的点点头。

    “岳丈大人我知道你是为承乾好,那就按照岳丈大人安排的,承乾现在就挑选人手前去侦查情况。”

    侯君集无奈的点了点头,任由李承乾挑选天策卫当中的精干将士,由秦怀玉护持着向着前方的村庄方向赶来。

    一行十几个人做游方学子的模样,嘻嘻哈哈的吟诗作赋,向着前方行进。

    刚来到村庄,因为这游方学子吟诗作赋,成功的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有几个也算是饱读诗书,亦或者是有志科举的人打开院门走了出来,对着他们一拱手。

    “诸位不知从何处而来。”

    文人之间总是因为文学相互觉着彼此关系不错的,在这新出现的文人拱手之后,李承乾急忙下马。

    “我等是游方学子游历大唐大好江山准备有所得之后去长安科举,要是能够围观,也不失一件美事。”

    李承乾刚说完,这个学子点了点头。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确是不错的选择,只是这李唐真的值得我们读书人去效忠吗?”

    突然之间被问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李承乾不由得一愣。

    天下读书人,既然有怀疑李唐正统的?

    随即看着他说着。

    “不知道这位兄台有何见教,我等游历多地至此,突然发现此地为何如此落后?”

    没有办法,李承乾只能说出了他的疑惑,而这文人急忙叹了一口气。

    “非是我们不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财富,只是这李唐赋税也太重了吧?”

    “什么?赋税很重,我怎么不知道?其他的地方税负是以前的三十税一,为何兄台还要说李唐的赋税重了?”

    “什么?李唐的税负是以前的三十税一?这怎么可能?”

    “这是真的呀,我们从外地而来,到处都是如此喜乐祥和的一幕,为何到了兄台这里就成了税负如此之重,难道前朝三十税一的税负还不足以让诸位喜乐祥和,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吗?”

    李承乾刚说完,这文人是遭受了沉重打击一般。

    “这真的假的?为何我们此地的赋税不单相较于前朝没有任何的减少,反而还有增加的趋势?”

    “什么?这些人居然如此大胆。大唐陛下仁德。不但废除了我们众多的徭役,还将税负降到了三十税一。更是满天下的分发祥瑞种子,只要这个种子能够正常生长,就将再无饥民,为何兄台不知道这些事情。”

    “还有这样的事情吗?”

    李承乾刚说完,眼前的文人再次询问着。

    “我怎么不知道有这样的情况。三十税一免除徭役,而且祥瑞种子这都是真的吗?”

    “你等不知道此事吗?”

    李承乾惊讶的看着眼前的文人墨客,有点儿吃惊的说着。

    “这是真真正正的,我等游历了不少的地方,长安去过,洛阳去过,更东边的齐鲁大地,江淮之地和岭南之地我们都去过。都是如此,就连几年之前战乱到燕赵之地更是如此,百姓纷纷的称道当今陛下仁德有为,怎么到了你们这西南就会是如此情况?

    难道是朝廷发的旨意在此地没有执行?不应该呀,大唐陛下一视同仁,怎么可能划区域?进行区别对待呢?

    这不可能吧!”

    李承乾不住的在那里数着指头说着他去过的地方所见识到的见闻。

    李承乾的话可是说的眼前的文人相当的惊讶。

    “这……这是真的?我等根本就没有享受过任何一点你所说的好处,这官员到底是怎么想的?居然敢如此施为?”

    不过他刚说完,李承乾又看着他“是这个官员没有传达,还是官员传达之后,你们下边村落乡镇当中的人没有继续将这事情传达下去?”

    李承乾再次问话,眼前的文人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得看着李承乾摇了摇头。

    “这些事情我怎么就不知道了。本地我们周家家主也是和我们一样过着苦呵呵的日子,想必肯定是不会得到消息的,要是得到消息怎么会过着穷苦日子?”

    “是这样吗?”

    瞬间李承乾就在脑海当中闪过一个念头。

    “看来是此地官员胡作非为。”

    不过李承乾仍然很好奇“难道就没有过往的商队带来消息吗?”

    刚说到商队,这个文人惨然一笑。

    “我们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特色。偶尔会上山进树林采点草药,可这也当不得什么特产,不会有人特意来收购,只得背到县城当中去换一点点微薄的钱财,也算是一点额外的收入了。”

    “是这样吗?”

    这一下子李承乾总算是知道了,为何此地如此情况,没有特色,商队不来交易,就算是有一点好东西也是在县城当中自行出售换取钱财如此而已。

    就在李承乾如此想着事情的时候,眼前的文人对着李承乾一拱手。

    “这位兄台。某家还要继续读读书,没有办法陪这位兄台了,还请兄台见谅。”

    这文人说了这么一句就要退后继续去读自己的圣贤书,只是李承看着他说着。

    “兄台莫急,你刚才所说的。我也是有感而发,要不我们就去县衙当中问一问,看看这个县那个大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既然朝廷的命令都不执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