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五章 杨文广(加更)  带着系统来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最新网址:www.77z5.com这一夜,不知道多少人转侧难眠。

    这一夜,不知道多少府邸的书房烛火点燃到了天亮。

    这一夜,也不知道多少人连觉都没有睡,只是在想着当前的局势,找着破局的方法。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皇宫之前就变得热闹了起来,数不清的车轿在这里停着,里面座着的是一位接着一位老爷。

    这几百人的存在,便可以代表着整个大宋,代表着上兆黎民百姓。

    只是,他们真的能代表吗?

    钟声响起,官员入殿,以品阶高底而论,最靠里面的是那些相公们,在外面就是三品大员,随后是四品、五品、六品。

    时辰一到,一身火红帝袍的赵祯便带着张茂则出现在金銮殿上,当下便是齐齐百官觐见的恭敬问候之声。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之间落下之后,议事正式开始。

    比起平时,少了许多繁琐的开场白,赵祯直视着下面一眼都望不到头的群臣问着,“过去了一夜,想必爱卿们都会有各自的想法,现在谁先来说说。”

    此时的赵祯,精神头有些不太好。

    昨天晚上,他虽然很早就躺在了龙床之上,但一直无法睡着。还是天快亮的时候,才小眯了一会,现在头还都有些晕沉沉的。

    如今西夏、蛮蒙大军压境。

    不!不应该说压境,是都入境了。

    可恨的是,堂堂大宋现如今都没有拿出一个章程来,难道真要等到这些异族杀到了汴梁城外,他们才会想到应该去做些什么吗?

    这一刻,赵祯对一些臣子很是失望。

    失望的不是他们的理念,而是他们的行动力。

    “陛下,臣等商量了一下,认为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下旨西军,做出强攻西夏的准备。”第一个站出来的还是枢密使王德用。

    不管他是不是愿意第一个站出来,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作为枢密使,都是要打前站的,不然的话,他这个官也就是做到头了。

    “强攻西夏?围魏救赵?”

    赵祯听出了他的意思,感觉到似乎有些道理,随后开口问着,“蛮蒙的事情要如何解决?”

    “陛下,蒙人之事应马上派遣使臣前往北地与其接触,看看他们的诉求是什么,如果不是太过份的话,可以先答应下来,先稳定局势再说。”这一次站出来的是文彦博。

    这位妥协派的代表,亲自上阵了。

    事情紧急,此时在操控别人上书显然有些来不及,这一个个大佬便亲自站台。

    “这是要给蛮蒙纳贡吗?”赵祯听出了其意思,脸色有些难看。

    “非是纳贡,而是谈和。找到他们要的,我们有的,或许前期会付出一些代价,但如果双方可以互通开市的话,付出的这些早晚都会赚回来。”文彦博出声解释着。

    没错,文彦博又开始了他的那老一套,即先妥协,在同化。

    最终,让敌人沉溺于大宋的繁华之中,磨去野性,最终成为辽国的那些高层一样,过奢靡的生活,最终堕落。

    两位大佬,分别代表的是两大阵营的意见,他们这一站出来表态,其它的臣子们都不在言语了。

    或许,不少人心中还有其它的想法,但他们位卑职低,就算是站出来,也不能决定什么,反而会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那就得不偿失。

    大约在第九排轮椅上座着的苏石,默默看着这一幕。

    这还是他第一次出现在朝会之中。

    只是他看到的是什么?

    畏战派出现了,妥协派也出现了,却不见一个主战派,堂堂大宋,竟然落魄至此?

    这就是重文抑武的下场和结果吗?

    难道这么多人,连一个充满着血性之人都没有吗?

    包黑子和富弼等人倒是想站出来,但他们根本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不说其它,如果他们说要打的话,那能不能保证打胜?

    如果因为他们要打,而战败了,这个责任是他们根本负担不起的。

    还有,就是要打大仗的话,至少要得到三司使的支持,不然钱从何来?粮从何来?

    军械战马战甲又从何来?

    总不能捡根木棍就去打仗吧,若是这样的话,那不是去打仗,而是去送死。

    坐在轮椅之上,苏石默默的看着,心中不仅有些悲凉之意。原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富宋,弱宋。

    “为何不能一战?我们大宋不缺保家卫国好儿郎!”

    就在赵祯还在考虑着事情可行性,其它臣子还在等着官家做出决断的时候,在苏石的后面的后面,甚至感觉都到门外了,突然一记喊声传出。

    “何人在后面喧哗。”朝堂之上突然出现了另一道声音,引起了不少臣子的注意,大家的目光也不断向后询问看去。同时伴随的还有张茂则的斥责之声。

    “传。”倒是赵祯,听到有了不同的看法之后,心中欣喜,带着希望的说着。

    “传说话之人上前。”张茂则连即哈腰答应一声,跟着又尖着嗓子喊了一声。

    群臣的最后一排,一位银盔银甲的武将大步向前走出,一步步直奔金銮殿前而至。

    路过苏石身边的时候,苏石的目光在其身上打量着,三十出头的模样,人倒是很精神,身上似乎有一股子肃杀之气,显然应该是杀过人的但这股子血腥气又不是很浓,想必就算是上了战场也没有杀过太多人。

    苏石并不认识此人,但不妨碍身边的其它同僚认识,很快杨文广三个字落入到苏石的耳中。

    杨文广,字仲容,并州太原人,为太尉杨业之孙、高阳关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